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商鞅变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6 题号:950625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485年,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规定:凡男年十五以上受露田40亩,女20亩。奴婢同样受田,……所授之田,不准买卖,年老免课及身亡,须还田于官。此外,初受田男子另给桑田20亩,作为世业,身终不还,可传子别,不许买卖。……新附民户,每3口加宅田1亩,奴婢5口1亩。桑田及宅地为世业,受田后不准迁徙。

——王钟翰《中国民族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次改革的什么措施?这项措施的实施对当时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据材料二,归纳均田令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往往都涉及土地问题的原因及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商鞅(约前390—前338年),卫国人,生于大变动的战国中期,“少好刑名(法律)之学”。入秦,得秦孝公重用,实行变法。他认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为使秦国在争霸兼并战争中获胜,商鞅第一次变法就公布《法经》,实行连坐,轻罪重刑。实行依军功授田宅,把军功分为二十等,论功行赏。鉴于秦国地广人稀,规定“僇(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孥(全家罚作官奴)”。第二次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与货币;开始按户按人口征收军赋;设立41个县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商鞅变法受到旧贵族的处处阻挠破坏,最后商鞅也被车裂而死。但后人曰:“商君虽死,秦法未亡”。

——据《秦史稿》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与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对“商君虽死,秦法未亡”的理解。
2020-01-01更新 | 12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这场伟大而深刻的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充当了变革的舆论制造者和鼓吹者,二是充当了变革的设计者,三是充当了变革的实践者,四是充当了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燔诗书而明法令……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史记·商君列传》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知识分子阶层登上历史舞台的原因。请用具体史实说明材料一中的任意一个观点(如充当了变革的设计者)。
(2)据材料二,概述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并概括其措施对后世产生的消极影响。
2019-04-18更新 | 13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教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卯,……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引自《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引自《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 移风易欲,民以殷盛,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引自李斯《谏逐客书》
回答: ①材料一评论商鞅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这一标准对材料一的结论有何响?   
② 材料二对商鞅变法肯定了什么? 否定了什么? 指出评论者的基本立场。
③ 材料三评论商鞅主要着眼于什么?与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                         
④ 你认为评价商鞅变法的主要着眼点应是什么?举上述材料一例说明商鞅变法后阶级关系的变化。
2016-11-18更新 | 5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