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979706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1)材料一中“用冲击的办法”和“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分别指代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为什么主张“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二   1928—1940年苏联主要产品产量

项目1928年1940年增幅
钢(万吨)4301830326%
煤炭(万吨)355016600368%
棉织物(亿米)26.7839.5448%
谷物(万吨)7300955031%

经过长期的高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这座庞大的国家机器似乎因为太疲惫、太僵化而突然不能有效运转,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1年解体。苏联的失败不是败于技术和军事,而是败于政治经济制度。


(2)阅读材料二的表格,概括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如何理解苏联的失败是“败于政治经济制度”?
(3)回顾苏俄(联)的发展道路,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世纪30年代是苏联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年代,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苏联取得了令人欢欣鼓舞的胜利和值得引以为豪的成就。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摘编自《列宁全集》

苏联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材料二   1931年苏联接收技术引进的项目达到124个,总值为8300万卢布。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立的一大批现代化骨干企业,多是利用西方先进设备技术……1931年苏联进口的机器设备占美国出口设备总额的50%,1932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90%是销往苏联,苏联成为世界上机器设备的最大买主……与大规模的如火如荼的经济建设相比,苏联人才仍然相当匮乏,苏联利用经济危机中西方专家和技术人员过剩的有利时机,大量招聘人才到苏联工作……为恢复国民经济,筹集资金,苏联积极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扩大出口,还积极吸引国外贷款。1933年底,苏联获得的贷款总计已达14亿卢布。

——摘编自苏栋《苏联利用19291933年经济危机问题研究》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中不同的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举措并对此作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工业化在此期间蓬勃开展的原因。
2023-01-15更新 | 13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正是彼得格勒的工人又一次使危机突然爆发。俄国同所有的交战国一样食品奇缺。由于沙皇政府的无能和贪污腐化,以致不能实行诸如限制最高价格和定量供应等控制措施。最深受食品匮乏之苦的是最贫穷的人。1917年3月8日,食品骚动爆发了。无疑是由于革命知识分子的帮助,骚动迅速发展为政治起义,聚集的人群高呼:“打倒沙皇!”城市里的部队拒绝向起义者开枪。几天内,一个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在彼得格勒建立起来了。

——摘编自【美】帕尔默《两次世界大战:西方的没落》

材料二   1921年初,苏俄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战争使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也压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社会不满情绪影响了政治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提议,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实际上是削弱社会化和鼓励有限的自由经营。其目的在于把占苏联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争取过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也得到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拥护。它使苏俄遭受战争破坏的经济迅速恢复,工农联盟日益巩固,苏维埃政权不断加强。

——摘编自《世界简史》

材料三   斯大林一再强调,苏联不能走“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实行工业化。“他靠农民‘贡税’来积累资金”,据估计,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1/3以上。随着工业化的推行,在20世纪30年代末苏联工业形成了以加强国家集中计划管理为目的的部门管理体制。

——摘编自陆南泉《斯大林工业化道路再认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俄国工人武装起义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和发展。
(3)根据材料三,概括苏联工业化的主要特点。
2020-03-02更新 | 27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给了中国许多有益的启示。阅读材料:
材料一试图完全禁止、堵塞一切私人的非国营的交换的发展,即商业的发展或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在有千百万小生产者存在的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那它就是在干蠢事,就是自杀。说他是蠢事,是因为这种政策在经济上行不通;说它是自杀,是因为试行这类政策的政党必然会遭到失败。

﹣﹣《列宁选集》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文选》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据材料一中“蠢事”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列宁的思路比较好”的具体理由;苏联模式“僵化”在经济方面有哪些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有益启示?
2019-07-17更新 | 1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