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广州省中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
广东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4-04-04 52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记/     褓/词夺理B.责/     /人不倦
C.逗/     约/而不舍D.星宿/宿     /根深
2020-08-23更新 | 61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旗帜             狡黠             就地取才             酣然入梦
B.蕴含             憋闷             目不窥园             消声匿迹
C.羁绊             枯躁             潜滋暗长             与日俱增
D.惆怅             取缔             重峦叠嶂             一鼓作气
2023-10-03更新 | 47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曾经买不起冰鞋的范可新,面对训练中的各种困难,殚精竭虑,一朝夺冠,梦圆冬奥。
B.驻港中资企业与香港市民同呼吸共命运,通过不同渠道前仆后继地协助香港抗击疫情。
C.“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州举行,与会者夸夸其谈,认为世界越来越需要读懂中国。
D.面对困难不退缩,反而全力以赴、心无旁骛地寻找解决办法的人,就是了不起的英雄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些“吃播”为了获取点击量,一味呈现畸形的饮食方式,不仅给粉丝们做出了错误的饮食消费示范,也对自己的身体造成损害,这样的“吃播”就变味儿了。
B.人一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优质的睡眠是长寿的保证。人的健康对于睡眠,就像呼吸和心跳一样重要,可以说“无睡眠不健康”。
C.随着网络服务和物流服务无缝衔接,人们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线上密切而线下疏远,传统的礼节能否延续就成了一个令人忧心的新问题。
D.文化和语言是汉语言文学课程的一体两面,在语文核心素养体系中存在不可或缺的地位,离开文化去谈论汉语言与中国文字,好似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023-10-31更新 | 31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浙师大附中中考素质检测语文试题

二、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5.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正在播放,根据以下所文本内容,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____________——杨宁

颁奖词:

连就连,连上书记结对子,

莫看女娃年纪小,敢卖婚房种新田。

连要牢,担子虽重,娃敢挑。

苗乡今年多喜事,紫了糯米撑荷包。牢又牢。

党和乡亲我作桥,后有党员千千万,不怕弯多山又高。

事迹:

“留在城里,还是回到小山村,这是一次艰难的抉择,我彻夜难眠。大苗山养育了我,或许我可以为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出一份力呢?”2010年7月,大学毕业的杨宁在收到南宁市一家农资公司录用通知的同时,也了解到家乡正在选聘大学生村官。几经思考,杨宁下决心回村里当一名大学生村官。十多年后,从穷乡僻壤的深山苗寨,到如今瓜果飘香的美丽乡村……看着家乡的巨变,杨宁觉得一切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我无悔当初回乡的选择,农村广阔天地真的大有可为”杨宁说,“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到农村来,有人才才有更美好的未来。”

(1)请你根据杨宁的颁奖词和事迹,把标题处的横线补充完整。
(2)如果你有机会去采访杨宁,你会提出哪些问题?试写出2个。
(3)请你仿照杨宁的颁奖词,给邓小岚也写一书颁奖词。其事迹如下。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因为持久而变得美丽——邓小岚

颁奖词:____________________

事迹: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44位来自太行山深处的孩子用天籁之音演唱了希腊语奥林匹克会歌《奥林匹克颂》,这群在鸟巢体育场内唱响世界的孩子们背后,是默默耕耘十余载,无私奉献的音乐教育志愿者老人邓小岚。十几年来,每年数十次往返于北京和地处太行山深处的马兰村,为改善当地孩子的读书环境,让山里的孩子感受音乐的美好而尽自己的一份爱心努力。

2024-04-03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州省中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6. 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__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北冥有鱼》)
⑤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⑥一抹晚烟荒戍垒,_______________。(纳兰性德《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2)“锦鲤”一般象征吉祥、美好,以下是小文所作的关于“锦鲤”古诗词的批注,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诗句批注出处
____________,皆若空游无所依。潭水澄明,锦鲤从容柳宗元《小石潭记》
夕日欲颓,②___________山川落日,锦鲤跃上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鸟掠过,锦鲤潜行范仲淹《岳阳楼记》
2024-04-03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州省中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密布字印/不知有汉B.持火炀之/蒙乃始
C.则第二板已/百废D.文理有密/条交映
8.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的划线句子。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2)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在开头先介绍了活版印刷的背景:唐朝还没有大规模应用、冯瀛王印五经,为下文介绍活版印刷作充足铺垫。
B.活版印刷是在原有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解决了雕板效率低、不易修改的难题,体现了“活”的优势。
C.文章第三段结尾交代毕昇死后其活版印刷技术的下落,照应了文章第二段开头毕昇“又为活板”,使文章结构完整。
D.如果在毕昇的时代需印刷10部《诗经》,可以使用活板印刷;如果需要印刷1000部《水经注》,最好使用雕版印刷。
2024-04-03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州省中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10.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劳辱。有口辨,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班超家贫,常为官佣而书供养。久劳苦。尝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不劳辱:___________;②尝业投笔叹曰:___________
(2)请你结合本文段,简要说明班超的人物形象。
2024-04-0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州省中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困难(0.15)
1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诗句“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请你结合全诗,谈谈对诗句“学诗谩有惊人句”内容的理解。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亭的历史沿革

王盛

①亭是体现中国建筑特征的一种代表形式。它造型丰富,玲珑多姿,富有诗情画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亭就是中国古典建筑意匠的一个缩影。

②许慎的《说文》中讲:“亭,亭也,人所停集也。凡驿亭、邮亭、园亭,并取此义为名。”亭的历史十分悠久,一直可以上溯到商周以前。但是亭宇的出现,却相对较晚,大致始于春秋战国前后。甲骨文,金文中均未见有亭字,现在发现的最早的亭字,是先秦时期的古陶文和古玺文,因此,在秦以前,亭的基本形制或许并不是十分成熟,但是到秦汉时,亭已经十分普遍了,是一种有着多种用途,实用性很强的建筑。

③春秋战国时期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地的小堡垒,称为亭障、亭燧,为“伺侯望敌之所”。后来秦汉中央集权政府把它扩大到各地,成了维持地方治安的基层行政单位,同时也是职司的所在地。《日知录》中记载:“秦制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汉高祖刘邦最初曾任泗水亭亭长,掌管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睿,治理民事。

④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纵情山水、投身自然成为时尚,亭的性质也逐渐跟着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供人游览和观堂的亭。例如著名的会稽山阴兰亭,最初是一座带有邮驿性质的路亭。为了能够更好的观赏四周的湖光山色,它曾被太守移到了湖滨,后又被起筑在山巅,以便极高尽跳。这样兰亭由实用性的亭转向了观赏性的亭。

⑤隋唐以后,亭便成了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建筑物。按《大业杂记》中记载,隋炀帝榆林行言的上建有“翠微亭”等十二座山亭,纵广均二丈有余,在唐代的一些宫苑中,亭不仅是苑中的重要景观建筑,而且在数量上也远远超过了其他类型的建筑。《长安志》中记载:“禁苑在宫城之北,苑中宫亭凡二十四所。”其中亭就十八座之多,占全苑列名建筑的百分之七十五,可谓历史上大量以亭入园之始。唐代官更、士大夫于宅邸、别业中筑亭的也有很多人。例如诗人王维的辋川别业中的“临湖亭”,白居易家中的“琴亭”和“中岛亭”等等。

⑥到了宋代,亭的建造更为普遍,功能和用途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宋史·地理志》中可以知道,宋徽宗在艮岳中说“叠石为山,凿池为海,作石梁以升山亭,筑土岗以植杏林”。利用景龙江水在平地上挖湖堆山,人工造园,园中置亭颇多,并运用“对景”、“借景”等手法,把亭和人工山池相结合。由此可见此间筑亭,已经不再是晋唐那样纯粹的因借自然山水形胜,而是把人的主观意念,把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纳入到建亭的构思之中,开始寻求寓情于物的人工景观的组织了。

⑦亭发展到明清时期,造型、性质和使用内容等各个方面都比以前大为发展,不仅在形式上极尽变化,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屋顶精华,即便是同一平面形式,由于建筑意匠和处理手法的不同,也会从艺术形象中体现出不同的性格和风貌。在重视亭的造型的同时,对建亭的位置选择,以及周围环境的配置也都十分讲究,非常注意亭与其它建筑之间的关系,而且在风景区和园林中,亭的意境的创造,已成为刻意追求的目标。人们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寓情于物,移情入境,把主观的情感融汇在客观的筑亭造景之中。所以,可以这样说,明清时期的筑亭,在建筑的艺术与技术两个方面,都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而又臻于完善的境地,进入了中国古典亭榭发展的鼎盛时期。

(节选自《浅谈中国亭建筑》,有删改)

【材料二】

中国的园林都少不了亭子。亭子的作用就是把游览者的目光从小空间引到大空间。人在亭子里,向四面望去,向广远的世界推去,又将世界的无边妙色揽进心中,亭子空空落落,没有一物,但似乎天下的景色都可汇聚到这个亭子当中。元人有诗说:“江山无限景,都在一亭中。”就是这个意思,颐和园有个亭子叫“画中游”,“画中游”并不是说这个亭子就是画,而是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画,你进了这个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

苏州沧浪亭是一个以亭子著称的园林,园中高高的沧浪亭据山而立,如揽四面风云,坐在这座亭子里,四面眺望,周边的美景尽收眼底。坐在亭子里,昼吹微风,晚照明月,看绿水荡漾着山影,于是,游览者获得了心灵的安慰——这正是中国造园家所追求的境界。

(节选自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有删改)

12.【信息筛选】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亭是一种有着多种用途的建筑,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驿亭、邮亭、园亭等。
B.在春秋战国时期,亭发挥了很大作用,既可以伺候望敌,又可以维持地方治安。
C.亭在唐代一些宫苑中成为重要的景观,而且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建筑。
D.晋唐时期,人们筑亭还是纯粹借助自然山水,没有将亭和其他人工景观结合起来。
13.【信息推断】根据文意,下列对联最适合挂到沧浪亭的廊柱上的一项是(     
A.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B.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C.帆影多从窗隙过,溪光合向镜中看
D.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14.【信息分析】下列对“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亭历史悠久,亭的造型、性质、功能和用途等方面的发展在不断演变中。
B.亭在中国建筑中有重要地位,亭宇的出现相对较晚,大致始于春秋战国前后!
C.文中举兰亭的例子,说明亭子性质随着社会的变革由观赏性转向实用性。
D.沧浪亭据山而立,借助一定的高度,便可俯视全局,美景如画,一览无余。
15.【点评探究】“亭就是中国古典建筑意匠的一个缩影。”请从本文中找出并归纳中国古亭是如何讲究意匠的。
知识提示:

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

(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

2023-01-18更新 | 330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金海岸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音乐

韦恩·卡林

①我还记得那天,爸爸豁出瘦小的身躯,第一次把那沉甸甸的手风琴拖上我们家的门廊。他把妈妈和我召到客厅,打开箱子,好像那是个百宝箱似的。“给,”他说,“你一学会拉它,它就跟你终身做伴。”

②不久,我在手风琴速成学校跟泽里先生上起课来了,那个学校夹在一家旧电影院和一家馅饼店之间。第一天,我肩上勒紧了两条皮带,怎么都觉得别扭。“他怎么样?”过后父亲问老师。“第一课嘛,还可以。”泽里先生说。爸爸看有希望,神采奕奕。

③按规定我每天练半小时的琴,而且我每天都没法躲过去。我本以为我的前途是在户外打球,不是呆在屋里练很快就会遗忘的曲子,可父母逼着我练。

④想不到我渐渐可以把各个音符串起来,两手配合着拉起简单的歌曲了。晚饭后,父亲常常要我拉上一两段曲子,他坐在安乐椅里,我就笨手笨脚地拉完《西班牙女郎》和《啤酒桶波尔卡》。“很好,比上星期强。”他会说。于是我一口气拉下去,把他最喜欢的歌曲《红河谷》和《家在牧场》混在一起,于是他不知不觉地睡去,报纸还摊在膝上,他能在我的演奏感召之下也轻松一下,算是对我的赞赏吧。

⑤整个夏天,泽里先生的课越上越难,我一边学琴一边可以听到伙伴们在外面玩棍球玩得好热闹。眼看秋季演奏会就要到来,我得到本地一家电影院上台去独奏,我想赖掉这差事。于是,那个星期天下午在父亲的车上,我终于爆发了。

⑥“我不想独奏。”我说。

⑦“你就得独奏。”父亲答道。

⑧“为啥?”我吼道,“就因为你小时候没能拉成小提琴?你不拉就行,我干嘛就非得拉这笨乎乎的玩意儿?”

⑨爸爸刹住车,面对着我。

⑩“就因为你可以给别人带来欢乐。你可以打动他们的心灵,这就是我希望你不要抛弃的礼物。”他又轻声说,“总有一天你会有我从来没有的机会:你会给你的妻子儿女演奏美丽动听的音乐,那时候你就会明白你干嘛要这么苦练了。”

⑪我无言以对,我很少听到父亲说话这么动情,更何况是说的手风琴以外的事物。从此我练琴不用父母逼了。

音乐会那天晚上,妈妈戴上亮晶晶的耳环,脸上没见她这么打扮过。爸爸早早就下了班,扎上领带,一身套装,头发用发油梳得溜光。他们提前一小时就打扮完了,我们便坐在客厅里紧张地聊天。这时我得到一个无言的启示:成功地演奏这么一首歌是他们即将实现的一场美梦。

⑬在电影院,我意识到我是真想使父母感到自豪时,简直紧张死了。终于轮到我上场了,我走向台上孤零零的椅子,演奏了《今晚你可寂寞》,没出一点儿错。一时掌声四起,退下后还有几个人在拍手。我高兴得轻飘飘的,总算熬到头了。

⑭音乐会散后妈妈和爸爸来到后台。瞧他们走路那神气——昂首挺胸,红光满面,我就知道他们很高兴。母亲紧紧拥抱了我。爸爸伸过一只胳臂搂住我不放。

⑮随着岁月的流逝,那架手风琴在我的生活中也渐渐隐退了。直到好几年后的一天下午,我的两个孩子偶然发现了它,司各特以为是个秘藏的珍宝,荷里以为里头住了个精灵。他俩都讲对了。

⑯我一打开箱子,他们就笑了,说道:“拉拉,拉拉嘛。”我勉强套上琴的背带,拉了一些简单的歌曲,没想到我的琴法竟然没有荒疏。很快,孩子们就转着圈跳呀笑个不停,连我妻子特丽也乐呵呵地和着节奏拍起手来,他们那兴高采烈的痛快劲儿真让我吃惊。

⑰这时,父亲的话又回到我的脑海:“总有一天你会有我从来没有的机会,那时你就会明白的。”爸爸始终是对的:打动你所爱的人的心才是最宝贵的礼物。

⑱爸爸从未学会从他那手风琴上拉出甜美的声音,他以为他永远都不会为他的家人演奏乐曲,那是他错了。就在这个美妙的夜晚,我的妻儿又笑又跳,听着我拉手风琴。其间,汩汩流淌在我心头的正是我父亲的音乐。

(有删改)

1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围绕“我”叙述,手风琴是线索,贯穿两代人,见证了“我”的心智成长。
B.最初“我”并不能理解父亲,认为他只是想强加给我他拉手风琴的愿望和梦想。
C.“我”在一次音乐会成功地演奏了手风琴后,认为“我”学手风琴的使命已完成。
D.“我”成家了以后,面对许久未练却仍不生疏的手风琴,终于明白父亲的用意。
17.根据本文内容,填写下表。
主要情节爸爸的表现“我”的表现“我”的心理
父子冲突坚决要“我”独奏,动情开导“我”__________________
成功演奏___________完成演奏,接受拥抱高兴、感动
18.请从描写角度赏析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音乐会那天晚上,妈妈戴上亮晶晶的耳环,脸上没见她这么打扮过。爸爸早早就下了班,扎上领带,一身套装,头发用发油梳得溜光。

19.本文结尾“其间,汩汩流淌在我心头的正是我父亲的音乐”,请你简要谈谈,为什么是“父亲的音乐”?
2024-04-03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州省中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易(0.85)
20. 请以《请你给我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600字以上;④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2024-04-0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州省中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

八、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21. 班级组织了《经典常谈》阅读座谈会,请你根据自己对名著的了解,完成下表。
经典谈经典
①《______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书中虽用鲁国纪元,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所以也是我们第一部通史。
②《______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他都搜罗在他的书里,所以有九千字。这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2. 榜样助成长。以下两个人物是否适合做你的榜样?选择一个,结合具体情节简要说明理由。
①衍太太(《朝花夕拾》)     ②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024-04-03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州省中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名校
23. 学校近期举行“同读名著,辩出风采”的读书辩论会活动,你所在的班级确定的辩题是:正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反方:江山易改,本性可移。
你作为本次辩论会的辩手,要完成以下任务:
①明确自己支持正方还是反方观点。②从孙悟空、祥子、简·爱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来支持你的观点。③陈述中要结合该人物具体的情节。
2024-04-01更新 | 246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4
综合性学习
1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2
诗歌鉴赏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名著阅读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字音
20.85字形
30.65成语和熟语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二、综合性学习
50.65颁奖词  提炼与概括  采访词
三、名句名篇默写
6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文言文阅读
7-90.65沈括(1031-1095)课内阅读
100.65人物传记类课外阅读
五、诗歌鉴赏
110.15李清照(1084-1155)  诗歌鉴赏
六、现代文阅读
12-150.65非连续性文本
16-190.4小说
七、作文
200.85半命题作文
八、名著阅读
210.85朱自清(1898-1948)  名著导读
220.65名著导读  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230.4《西游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