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崔颢(704-754)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4 引用次数:238 题号:12464723
阅读《黄鹤楼》,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在取景上颇具绘画美,首联写近景,颔联写日景,颈联写远景,尾联写夜景。
B.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概雄浑,感情真挚。
C.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远眺,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D.全诗描写了诗人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对祖国风光的热爱之情。
2.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细读全诗,简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20-21八年级上·湖北十堰·期中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崔颢(704-754)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黄 鹤 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从神话传说落笔,遥想“昔人”已乘鹤而去,既写出了黄鹤楼的历史悠久,又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
B.诗歌前四句三见“黄鹤”,二见“去”“空”,回环咏叹,抒发了诗人那种求而不得、待而不来的迷惘与惆怅之情。
C.诗人登高远眺,汉阳城和鹦鹉洲的美景尽收眼底,此时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D.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偶句押“ou”韵,韵脚是“楼”“悠”“洲”“愁”,读起来朗朗上口,音调和谐,旋律优美。
2022-12-28更新 | 119次组卷
诗歌鉴赏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本诗首联、颔联各有一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2.本诗中最能概括诗人感情的是哪个字?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2020-01-11更新 | 149次组卷
诗歌鉴赏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请合理想象,描绘颈联所呈现的画面。
2.近代学者俞陛云先生在《诗境浅说》一书中评价这首诗,“ 其佳处在托想之空灵,寄情之高远也”。结合诗句内容,说说你对这个评价的理解。
2020-07-08更新 | 2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