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60 题号:13528940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阴阳割昏晓”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1·广东广州·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7]
【知识点】 杜甫(712-770)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对恶劣天气的描写非常精彩,“风怒号”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秋风声势之盛。
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C.“布衾多年冷似铁”中的“铁”字,既写出天气的寒冷,又写出被子的破旧冰冷。
D.诗人长夜难熬,倍感愁苦,是因为自己屋破漏雨,生活贫苦,因而自我哀怜,难以自拔。
(2)“自经丧乱少睡眠”中“丧乱”所指的历史事件是____。诗中最后一段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________的情怀。
2022-09-22更新 | 187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绝句(其二)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本诗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022-02-28更新 | 64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①原诗注:“时未收长安”,至德二载(757)秋作于凤翔。
1.请任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或“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其中一句进行赏析。
2.著名学者陈寅恪有“以诗证史”的说法,意即我们可以通过诗人的诗歌,了解当时发生的事情。已知杜甫《春望》写于叛军刚攻破长安的时候,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写于官军准备收复长安的时候。请阅读下列诗句,仔细体会其中情感,你心目中写于长安收复之后的一句是(     
A.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唐)杜甫《哀江头》
B.鹿游大明殿,雾湿华清宫。——(唐)储光羲《登秦岭作,时陷贼归国》
C.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唐)王维《凝碧池》
D.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唐)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2024-01-06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