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李白(701-762)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8 题号:14261993
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注】①[踏歌]唐代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这种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运用想象遥寄深情,请结合诗句加以说明。
(2)古诗词中有许多送别诗,请你再写出两句表达送别之情的诗句。(试卷中出现的除外)
【知识点】 李白(701-762)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甲】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乙】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甲诗颈联描绘了登楼远望的景物,描绘了一个凄切、伤感的画面,与尾联的“愁”相照应;乙诗描写了船行途中所见景色,有山有水有月,意境开阔秀美。
B.乙诗一个“入”字,把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原野奔腾而去的景象写得富有气势。
C.甲诗前两联中的两个“空”字,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角度来写,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
D.甲诗首联、领联从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写世事难料之感慨;乙诗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
2.请结合甲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和乙诗“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是如何抒发各自内心情感的。
2022-12-09更新 | 180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这首诗是如何借助“孤蓬”“浮云”“班马”这些物象来表现“游子意”的?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寄寓了什么样的“故人情”?
2018-12-29更新 | 107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渲染了_____的环境气氛。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现的是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说一说诗人在这一句中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3.古诗中常出现“月”的意象,诗人或用月来抒发思乡怀人的愁思,或体现自在旷达的情怀。请阅读下面的诗句,其中“月”所寄托的情感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2019-11-12更新 | 4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