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语言表达与应用 > 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题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17041429
八年级(1)班开展“新闻探究”活动,作为本次活动的小记者,请你参与,完成小题。
(1)近日,我校推广“面对面晨读”的方式,要求:各小组同学在指定的位置就坐,围成一个圆圈来朗读课文,在朗读时要尽情的表达情感。作为小记者,请你对我校李校长就此事进行采访,你怎么跟他说?请将你说的话写在横线上。
(2)班级要办一期新闻小报,请你参照栏目一,再设计两个栏目(每个栏目名限4个字),并简要说明栏目的内容。
栏目一:警钟长鸣   内容:点评班级存在的问题
(3)作为小记者,请从采访到校园热点事件选择一件写一则消息。(只写标题、导语)

相似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1】综合性学习
九年级1班将举办“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知“和”】
①写出两个含“和”字的成语。(不得使用本题涉及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②用与“和”相关的历史故事,补写对联。
上联:将相和有容乃大成经典
下联:      邻里相让传佳话
(2)【用“和”】
在活动中,有些问题需要全班讨论。为避免出现消极应对、恶语伤人等情况,特拟订几条“班级议事规则”,请你给下面的规则补写两条。要求语言简明。

班级议事规则


1.要勇于为班集体献计献策,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2.______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4.议事结果民主决定,少数服从多数。
2021-06-16更新 | 1218次组卷
综合性学习 | 适中 (0.65)
【推荐2】为了引导同学们走近传统文化,探究经典魅力,学校在读书节开展“经典知多少”的活动,请你积极参与,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写寄语】仿照下面画线部分句式续写句子,完成寄语。
欢迎走进古诗文的美妙世界。那里有婉转悠扬的旋律,也有清新脱俗的意象;有灿烂辉煌的传说,也有厚重悲凉的史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诗名】国人取名常从诗文中汲取灵感。如给楼阁取名“依山阁”,就是源于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请你用此方法,为学校某个社团(如围棋社、登山社、文学社等)取名,并写出诗文出处。
(3)【品经典】有人曾评论“老舍擅长以动植物作喻体设喻人物”,他笔下的祥子就是被赋予了动植物形象的主人公。弘毅同学阅读发现了祥子不同阶段的动植物形象,请你思考二者之间的联系。

不同阶段

相关语句

动植物形象

内在联系

前期形象

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这两句比喻写他的精神,“挺脱”“坚壮”突出他的健康,极力渲染他的朝气和活力。

中期形象

像被厨子提在手中的,只知道缓一口气就好,没有别的主意。
他没了自己,只在她的牙中挣扎着,像被叼住的一只小。像个死似的冻在冰里。就如同一条必定挨打受气。

鸡鼠鱼狗

________________

后期形象

他只管拉上买卖,不管别的,像一只饿疯的野兽

野兽

潜藏于人性之下的野性、善性、恶性大发作,沦为一具行尸走肉。
我的梳理发现:②________________

(4)【拼创意】之恒同学受此启发想用一种动物来形容《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却想不出哪种动物合适。请你帮他完成并说明理由。
2023-07-31更新 | 124次组卷
综合性学习 | 适中 (0.65)
【推荐3】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繁花似锦,馨香满园。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你所在班级开展了“书香满校园”读书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积累】读书重在积累,请你写出一句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2.【请你推荐】请仿照画线句子的形式,在下面的横线上推荐一篇你熟悉的文学作品。
世界文学长廊中好书迭出,一部好书就是一段精彩的历史:《水浒传》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官逼民反”的斗争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策划】为了使这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设计两个活动项目,并阐明理由。
项目一: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
项目二: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探究】
我们应该怎样读书?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所得。

材料一:各方面的书都要看,文学、政治、军事、社会、经济、天文、地理、历史、科普、艺术……都应该成为我们涉猎的对象,这样,我们的知识结构才有可能日益完善。

材料二:“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找到了一个好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因此好书总需要反复阅读,这样就会有常读常新的感觉。

材料三: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读,也肯花些时间护,而在讲话、写作时却不用,那么,我们充其量也只能是一只“书虫”。

2019-04-15更新 | 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