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18333408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释:此诗为诗人客居秦州时所作。时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了一片悲愁。
B.“君子意如何?”不经意之语却表达了最关切的心情。
C.李白遇赦,却不见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
D.对于李白写诗赠屈原以诉内心愤懑,作者感到很欣慰。
2.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既有对友人深沉的怀念,也有对其身世的同情。
B.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十分强烈,犹如奔腾之水,一泻千里。
C.“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富含哲理,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
D.反复吟诵全诗犹读友人书信,言浅情深,意象深远。
【知识点】 杜甫(712-770)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1】关于杜甫的诗,朱自清在《经典常谈·诗第十二》中这样评价:“杜甫写‘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更给诗开辟了新世界。”请从杜甫以下作品中选取一篇,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谈一谈对朱自清这一观点的理解。
【备选作品】杜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壕吏》
7日内更新 | 47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2】诗歌赏析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本诗题目为“春望”,“望”的是什么?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9-02-12更新 | 162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3】岁暮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释】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歌的颔联从____________的角度描写了吐蕃的兵马侵入雪岭,备战的鼓角震动着江城的情景,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2019-11-23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