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李白(701-762)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8 题号:18667287
【材料一】
【甲】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______,______。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材料二】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注】①惠连:南朝诗人,早慧。②康乐:指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③金谷酒数:泛指宴会上罚酒三杯的常例。

(选自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1.阅读课内外文言的过程中,难免情不自禁积累一些好词佳句。小延想考考你……
(1)请帮小延补写【材料一】中漏掉的两个句子。
(2)小延发现初一时候学过很多李白的诗歌,比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而且这几首诗在题材上有近似处。请从这三首诗歌中任选两句表达“思念、挂念”情感的诗句,与同学们分享。
2.小延的诗歌笔记里,有一条关于【甲】【乙】诗歌的说法是不准确的,请你帮小延找出来(     
A.这两首五言诗都是杜甫的名作,但前者不合格律规范,是古体诗;后者合乎格律规范,是近体诗。
B.“岱宗”是“泰山”的意思,它贵为五岳之尊;“戍鼓”是边防驻军的鼓声,点明作者写诗的地点。
C.“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二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赋予眼前景色以神奇、秀丽、巍峨之感。
D.“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二句,通过“有”“无”对比,在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
3.学完初三的文言文后,小延发现有的知识可以迁移用来阅读课外文言文,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不知不觉提升了!比如,阅读【材料二】的过程中,她就想起了《送东阳马生序》……
(1)【材料二】中的划线句“逆旅”这个词好熟悉啊!这个句子应该这么翻译: ______
(2)“大块假我以文章”中的“假”这个字,好像也学过。这个词可以翻译成“______”。
4.你知道小延为什么把上面几个材料整理在一起吗?因为李白和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双璧”。不过,他们的经历、性格与处世态度却有较大的差异。试着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帮小延做个分析。
(1)【材料一】中【甲】诗是杜甫青年时壮怀激烈的创作,千古绝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仅显示出他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还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思想感情)。【乙】诗则是杜甫中年之后的创作,当时唐王朝正经受____________,这首诗的颔联,以____________的手法,表达出自己____________(思想感情)。
(2)【材料二】是李白和众兄弟在春夜聚会、饮酒、赋诗时的创作,体现出“诗仙”____________的性格形象。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早发白帝城》

[乙]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写下此诗。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略无阙处                                (2)乘奔御风
(3)每至晴初霜                         (4)渔者歌曰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早发白帝城》由《三峡》化出,同样写猿声,其作用有何不同?
4.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_______________, 天高地厚华夏情。
2019-10-07更新 | 10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甲)(乙)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甲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_______________;乙文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下列对诗文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中借路途之难喻指人生道路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
B.乙文“忧”字反复出现,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
C.甲诗、乙文均为作者被贬谪后所作,甲文悲慨,乙文豁达。
D.甲诗以形象语言抒情言志,乙文以议论抒情直抒胸臆。
4.甲诗“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含蓄地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增强自己实现政治抱负的信心。乙文“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指“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入),这个句子也有对自己、对友人_______________的意思。都体现了作者积极进取、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
2022-11-20更新 | 17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

【乙】昔日狂秦事可嗟,直驱鸡犬入桃花。至今不出烟溪口,万古潺湲二水斜。

(李白《桃源》)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仿佛有光   若:__________(2)屋舍俨然             俨然:__________
(3)黄发垂髫       垂髫:________(4)便还家             要:___________
(5)不知有汉   乃:__________(6)昔日狂秦事可   嗟: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3.【甲】文中与“昔日狂秦事可嗟,直驱鸡犬入桃花”相照应的句子是:
4.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特点?陶渊明和李白都歌咏世外桃源,世外桃源寄寓了他们怎样的情感?
2022-05-12更新 | 1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