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汉字 > 字音
题型:基础知识综合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3 题号:21147135
学校开展“龙”“凤”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历史渊源”研究小组搜集整理的材料,完成小题。

”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图腾形象,属于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是中华民族力量的象征被称百鸟之王的“凤”与“龙”一样,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倍受尊崇,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图腾形象。“龙”和“凤”凝结着亿万中国人的智慧和理想。龙与凤对、融合的情形,在中华民族的习俗中都有所反映。龙凤呈祥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标志,得到了世代(解释:传承和继承)和hóng扬,在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进程中,起着巨大的精神鼓励与促进作用。


(1)根据①处括号内解释及②处拼音提示,用正楷依次填写词语和汉字。
____          ____
(2)对加点字注音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为(wéi)        应(yìng)“龙”字的第4画是: 丿
B.为(wèi)        应(yìng)“龙”字的第4画是: 乚
C.为(wéi)        应(yīng)“龙”字的第4画是: 丿
D.为(wèi)        应(yīng)“龙”字的第4画是: 乚
2.阅读“文化内涵”研究小组搜集整理的材料,完成小题。

在中国封建社会,“龙凤”是权利的象征。统治者为自己成王做帝提供理论依据,称自己是“应天受命的真龙天子”是龙的“化身”。战国至秦汉时期,人们已经直接用“龙”来指代皇帝君王,用“凤”指代皇后娘娘了。帝王所使用的东西也多带“龙”字【甲】穿的叫龙袍,戴的叫龙冠,坐的叫龙椅,睡的叫龙床等。到了近代,“龙凤”在民间广泛使用,主要用于婚庆大典,也常见于节日庆祝。人们更多的是将“龙凤”视为“吉祥”的符号,借此祝愿幸福美满,期盼风调雨顺【乙】人寿年丰的太平景象。从古至今,龙凤承载着吉祥的文化内涵,影响着统治者和人民大众。


(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句号【乙】逗号   B.【甲】冒号【乙】逗号
C.【甲】冒号【乙】顿号   D.【甲】句号【乙】顿号
(2)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总结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
修改:_________
3.阅读“文化传承”研究小组搜集整理的材料,完成小题。

龙和凤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吉祥图案,渗透到建筑领域。9月25日,丹枫迎秋,金风送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自此,大兴国际机场与67公里外的首都国际机场,南北呼应,龙跃凤翔,形成“龙凤呈样”的双枢纽格局。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总经理刘雪松表示,两场独立运营有利于机场的持续发展、自主灵活、产能高效,能更好地履行机场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与此同时,以航空联盟划分两场运营有利于形成规模竞争态势,借助两场各自运营的航空公司在全球细分市场上的优势航点,集中资源和精力深耕优质市场,形成优势互补。可以预见,“龙凤呈样”的双枢纽格局,为全球民航业在一个城市建成并驾齐驱的双枢纽树立标杆,同时也表达了中国以创新进取、独立包容、发展腾飞的姿态携手各国友人共创和平吉祥、福运昌隆的大同社会。


(1)下面是同学写的一副对联,根据材料内容,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丹枫迎秋,龙跃凤翔,       ①      
下联:,并驾齐驱,首都北京全力倡大同。
A.①大兴机场建成通世界       ②南北呼应
B.①南北机场竞相展优势       ②双枢聚友
C.①大兴机场建成通世界       ②双枢聚友
D.①南北机场竞相展优势       ②南北呼应
(2)看了“文化传承”小组搜集整理的材料,你了解到大兴国际机场与首都国际机场形成“龙凤呈祥”的双枢纽格局。查字典得知“呈祥”是呈现出好事情的兆头或象征的意思。结合材料内容,你认为“龙凤呈祥”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 (0.65)

【推荐1】班级开展以“相约四季”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春天()□临,人间温暖;清风拂过,春光美好。脚下松软的泥土,仿佛是对初春暖日的应和

★晚秋(chéng)□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

★明月()□冷地挂在梢头。露染的小窗已点亮晨起的灯,这一片小小的昏黄,在雪色与月光中坚守,温暖着行人的心灵。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1)     (2)     (3)
2.加点词语“应和”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A.yīng   B.yīng   C.yìng   D.yìng   
2023-10-29更新 | 27次组卷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 (0.65)
【推荐2】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徜徉在山水间,从自然中汲取力量。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相应的任务。

水有四德,曰:至柔、至容、至润、至洁。因其至柔,【甲】a.一条江河从雪域高原出来,汇聚支流,穿峡入谷,点缀湖泊,蜿延大地,注入海洋……没有任何设计师来规划走向,却历经千万年,完成了万里全程的流淌。其间有鳞次栉比,有平缓舒展,更有激越高昂。(1)每一条流动的江河都是完整的一篇交响乐曲。因其至容,【乙】。b.黄河走向冰川雪原,浩浩荡荡,一路穿贺兰,过阴山,绕吕梁,出太行,闯关夺隘,负重数千里。卸载于渤海之滨,才有了今天无比广阔的华北大草原。这水量富足的广袤平原,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因其至润,生命材质得以在脉管里运行,滋养万物生灵。c.山因润而秀;人因润而美;王因润而温泽;社会因润而和,遂得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2)试想,只要生活高度富裕了,一个“失润”的社会又能让人感受到多少幸福?因其至洁,【丙】。(3)一滴水从海洋蒸发,凝于雪域高原,再聚为河流,返回大海,全程不过几个月。(4)自从地球出现液态水几十亿年来,水的大循环少说也超过上百亿次左右了,d.这真可谓“不废江河万古流。”一切生命之水,都在这恒量的水体中流转。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字音字形和词语运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一条江河从雪域高原出来,汇聚支流,穿峡入谷,点缀湖泊,蜿延大地。
B.其间有鳞次栉比,有平缓舒展,更有激越高昂。
C.卸(zǎi)于渤海之滨,才有了今天无比广阔的华北大草原。
D.这水量富足的广(mào)平原,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2.“水”能带给诗人很多灵感,在《醉翁亭记》中“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的名句表达了作者意不在酒,而乐在山水;在《过零丁洋》中,文天祥路过零丁洋,一语双关,用“③ _______,④   _________”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孤苦。
3.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的甲、乙、丙三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方能顺势而动,让生命得以随之流布 ②方能重归纯净淡水,让生命得以永恒循环 ③万千物质得以在水中完成生命历程
A.③①②B.②③①C.①③②D.①②③
4.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1)B.(2)C.(3)D.(4)
5.语段中abcd四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a句B.b句C.c句D.d句
2024-05-27更新 | 92次组卷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生活与人生。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获取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书zhāi①     ,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明明是身居②      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坊间趣闻……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后的池塘,逐渐充盈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     )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     )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

(1)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_______(A.经历   B.阅历)     _______(A.络绎不绝   B.连绵不断)
(2)根据拼音为①处写出正确的文字,为②处加点字写出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①处______(A.摘   B.斋)     ②处______(A.dòu   B.dǒu)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关联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   所以B.不仅   反而C.虽然   D.假如   也会
2024-04-04更新 | 1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