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4 引用次数:832 题号:5723241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由“望”入诗:国都沦丧,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衰草遍地,林木苍苍。
B.颈联中“抵万金”是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人的强烈情感。
C.尾联中刻画了一位忧愁万分,苍老颓唐的诗人形象,白发越来越少、越来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D.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这首诗是作者中年所写,充分体现了诗作“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2.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知识点】 杜甫(712-770)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从修辞角度赏析“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019-10-09更新 | 115次组卷
诗歌鉴赏 | 较难 (0.4)
【推荐2】诗歌鉴赏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选出对《望岳》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由远而近,最妙的是“处处无望处处望”足见杜诗之匠心。
B.诗中“钟”字为“聚集”之意,借大自然对泰山偏爱有加表作者喜爱之情;“割”字写泰山高耸入云、矗立挺拔的气势,表诗人赞美之意。
C.“荡胸生曾云”写作者志随山高,“决眦”写作者细望之态,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了泰山后的感受。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画线句写出泰山什么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2017-06-14更新 | 169次组卷
诗歌鉴赏 | 较难 (0.4)

【推荐3】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唐]杜甫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注释】①奉济驿:在成都东北的绵阳县。②严公:即严武,曾两度为剑南节度使。③列郡:指东西两川属邑。④三朝:指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三朝。
1.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因律诗双句押韵,八句诗四个韵脚,故称“四韵”。
B.诗歌开头,点明“远送”,诗人送了一程又一程,体现出诗人意深情长。
C.颔联作者发问道“几时杯重把?”,表明能否和友人再会还是未知数。
D.“列郡讴歌惜”中作者借东西两川百姓之口正面写了友人做出的政绩。
2.本诗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送别友人的情感上是否相同,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
2023-09-11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