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语言表达与应用 > 语言表达的要求
题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0.4 引用次数:75 题号:7435702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继《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见字如面》等多档引发热潮的文化综艺类节目之后,央视春节期间又推出了大型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开播次日就得到豆瓣9.4的高分,创造了文化节目的最高评分。

《经典咏流传》将中华优秀的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丰富多样的传播手段有机结合,内容意境悠远,形式通俗易懂。让古典诗词乘着歌声的翅膀尽情飞翔,,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

材料二   网络新闻标题:

当古诗词遇上流行乐                              央视《经典咏流传》新春火爆荧屏

央视《经典咏流传》:唤醒经典               让古诗词乘歌飞翔

《经典咏流传》频“刷屏”                    古诗新唱何以吸引年轻人

《经典咏流传》古诗词与流行乐走心相遇

材料三   经典诗词记录着诗人们的人生境遇,饱含着他们的情感和志趣,诗人们将时代的沧桑巨变、人生的思考感悟,融入经典诗词的字里行间。尽管时移事迁、岁月更选,千百年后的我们仍能从经典诗词中找到情感的慰藉和人生的方向。


(1)请认真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概括《经典咏流传》节目的特点。(不超过20字)
(2)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说说《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综艺类节目走红的原因。
(3)为唤起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学校将开展“走近经典诗词”主题朗诵会,请你紧扣活动主题,运用对偶知识,补写下面的宣传语。
诵读经典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 较难 (0.4)
【推荐1】书信,在古代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人们用它交流信息,传报平安,倾诉情感,畅谈人生……针对当今“快餐式友谊”,朋友间仅仅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上发短信、点赞保持联系的现象,某校九年级(1)班发出了用书信、贺卡交流心境的倡议。现邀请你参加该班举行的以“亲近书信,传承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1)观察下面两幅图,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2)针对调查结果,班委会发出欣赏名人书信、用书信交流心境的倡议。可你的同桌对此不感兴趣,仍热衷于打电话、玩微信,你会怎么劝说他呢?
(3)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值得你感恩,请给你感激的人写一封简短信,表达出你的感激之情。(要符合书信格式,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100字以内)
2018-08-21更新 | 330次组卷
综合性学习 | 较难 (0.4)
【推荐2】综合性学习
金秋十月,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承习俗
(1)古代诗歌中,“月”是常见的意象。下面与“月”有关的诗句中,哪两句写到了传统节日?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唐代诗人在传统节日记事抒怀的作品,《九日齐山登高》是其中的一首,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你注意到这首诗中描写的节日习俗了吧,请写出你学过的,同样描写这个节日习俗的两句诗。
(3)对联的基本要求
①必须是两句,而且这两句字数一样多。
②头一句与第二句所用短语的结构与词性应当相同或相似,即是说必须形成对偶的修辞格。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句就可以称作对联:“国家富强”是主谓短语,“人民幸福”也是主谓短语:“国家”与“人民”都是名词,“富强”与“幸福”都是形容词。
③两句的内容必须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内容没有联系,即使符合前两点要求,也不能叫做
④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
请根据对联要求,解答下面的问题。
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一个选项的内容不可以作为对联,请具体说出两个理由。
A.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B.百花迎春满地香,幸福临门多喜气
C.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
2017-12-06更新 | 760次组卷
综合性学习 | 较难 (0.4)
【推荐3】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地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应对,努力治理。某班开展了以“西宁垃圾分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活动任务。
下面是同学们采访整理的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概括出目前垃圾分类现状不佳的原因。
材料一 西关大街西关桥,西宁最繁华的闹市区之一,这里设置着黄绿两色的分类果壳箱。我们采访了这段路的两位清扫工人。 他们回答:“分类果壳箱放出来很久了,都没起什么作用。很少有人会把垃圾分类扔的,他们从哪个方向走过来,就扔进哪个方向的箱里。你要是不信,站在这里看一会儿就知道了。”
材料二 一些单位里的垃圾分类情况也不乐观。某单位一位保洁阿姨认为垃圾分类这个想法是挺好的,可是每天垃圾车来都是一股脑儿拉走的,我们就算进行垃圾分类也是白干。
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12-12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