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李商隐(813-858)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65 引用次数:790 题号:7515906
古诗词阅读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
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
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C.“何当”为想像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像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知识点】 李商隐(813-858)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1】古诗词鉴赏,完成问题。
【甲】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乙】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下列关于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第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问归期”而“未有期”,流露出诗人的羁旅之愁。
B.甲诗“涨”字传神,大雨滂沱池水涨满,淋淋的秋雨使人心烦,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满。
C.乙诗“伴”字把“身”与“影”联系起来,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
D.乙诗构思精巧,语言华丽典雅,描写了冬至夜晚作者在邯郸驿舍的所思所感,感情真挚。
(2)两首诗歌在写作手法和表达的情感上都有共同点,请简要分析。
2024-02-27更新 | 45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诗的题目用《无题》多是作者不愿或不便命题,请根据你对本诗的理解,用诗里的词句为本诗拟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
2.有人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评价老师的敬业精神,你觉得合适吗?为什么?
2019-02-21更新 | 100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涨”的妙处。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2-03-20更新 | 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