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战国 > 列子(约前649-前606)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66 题号:8446195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齐田氏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噆⑧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选自《诸子集成·列子·说符》)


【注】①齐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②祖:祭祀(天地鬼神)。③响:回响,回声。④类:种类;物类。⑤选:交替地,轮流地。⑥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⑦本:本来,原本。③噆(zǎn):叮咬。
1.解释句中加线的实词。
(1)增其旧
(2)或二者之为
(3)众客之如响
(4)中有献鱼雁者
2.下列语句中“于”字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天之于民厚矣
C.齐田氏祖于庭
D.预于次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类 无 贵 贱 徒 以 大 小 智 力 而 相 制 迭 相 食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
5.【甲】文抒写了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报国情怀(用原文中语句回答)。【乙】文中鲍氏之子的可贵品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韩娥善歌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仿娥之遗声。

——《列子·汤问》


【注】①韩娥:韩国的歌唱家。②梁欐(lì):房屋的中梁。③曼声:长声。,④抃(biàn):鼓掌。⑤赂:赠送礼物。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昔韩娥东(          )             (2)歌假食(          )
(3)韩娥曼声哀哭 (          )        (4)而追之(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左右以其人弗去
A.何以战B.皆以美于徐公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D.以告先帝之灵
3.用“/ ”标出画线句子的两处停顿。
一 里 老 幼 喜 跃 抃 舞 弗 能 自 禁 忘 向 之 悲 也
4.表现韩娥善歌哭,多次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请写出其中的两处。(原文)
2019-09-29更新 | 5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自此以往,施及州闾。”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未几,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

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国氏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向氏大惑,以为国氏之重罔己也,过东郭先生问焉。东郭先生曰:“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

(选自《列子·天瑞第一》,有删改)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其为盗之言   
(2)遂垣凿室     
(3)以生吾禾,吾稼   
(4)以为国氏之重己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自宋之齐,请       真无马邪
B.不喻其为盗之道       野芳发幽香
C.山泽产育                 何陋
D.天之所与                 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几,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
(2)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
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
B.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
C.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
D.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
5.如何理解东郭先生所说的“国氏之盗,公道也”?请根据文意回答。
2019-05-31更新 | 2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家。②冀、雍:古代州名,在今冀陕甘一带。③曩:过去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杂然相
(2)始一
(3)山余亦未登
(4)二翁
2.下列句中加点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甲翁之妻子去乡”中“之”字相同的一项是(       
A.已而细柳军        (《周亚夫军细柳》)B.此谓大丈夫             (《孟子》)
C.山川美,古来共谈 (《答谢中书书》)D.何陋                      (《陋室铭》)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始龀,跳往助之。
(2)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4.这两则故事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迪?(至少用一个成语或诗句。)
2019-02-11更新 | 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