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岑参(715-770)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2 题号:9171456
阅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一诗,回答问题。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之时。“长安”是现今西安城的旧称。②傍:靠近、接近
1.这首诗写了________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诗中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
2.诗中运用联想(想象)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出两点即可)。
【知识点】 岑参(715-770)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1】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①碛(qì)西:唐代的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②火山:又名火焰山,在今新疆吐鲁番。③赤亭道口:今火焰山的胜金口,为鄯善到吐鲁番的交通要道。④祁连城:十六国时前凉置祁连郡,郡城在祁连山旁,称祁连城,在今甘肃张掖西南。⑤轮台:唐代庭州有轮台县,这里指汉置古轮台(今新疆轮台东南),李副使赴碛西经过此地。
1.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即点明时令,以李副使出塞途中必经的火山、赤亭这段最艰苦的旅程开篇。
B.颔联用“岂能”故作反问,暗示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了。
C.颈联中直接提出此次西行“击胡”的使命,化豪放为惆怅,开拓了送别诗的新意境。
D.尾联中直抒胸襟,既可看作勉励李副使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又是自己的理想和壮志。
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2023-03-26更新 | 129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2】古代诗歌阅读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B.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
C.“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相矛盾。
D.全诗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想象一下,“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一种怎样的场面?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
2020-05-05更新 | 362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运用新颖奇特的比喻,以梨花喻冬雪,既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的风光,也写出了诗人的欣喜之情。
B.诗中用“狐裘”“ 锦衾”“角弓”“ 铁衣”这些边塞将士身边的用品来衬托气候的寒冷,同时也写出了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
C.“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中“愁云”既是写景也是抒情,通过写天空中布满惨淡的阴云,引出诗人为友人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由此自然转入下文的送别。
D.诗的最后两句写诗人伫立远望的情景,运用直接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之情。
2.赏析“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中“掣”字的表达效果。
2020-05-10更新 | 4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