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测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全国 八年级 课后作业 2019-10-19 246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世界历史、中国古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世界文明中,延绵不绝,生生不息,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是(  )
A.印度文明
B.希腊文明
C.阿拉伯文明
D.中华文明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2. 具有“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文明成就的朝代是(  )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汉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我们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A.伯益建立了夏朝
B.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C.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
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4.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5. 夏朝作为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一个有力的史料证据是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
A.新石器B.司母戊鼎C.宫殿遗址D.甲骨文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6.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反映了西周的(  )
A.宗法制B.分封制
C.礼乐制D.中央集权制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7. 牧野之战为哪个朝代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A.夏朝B.商朝
C.周朝D.秦朝
2019-10-1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测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8. 西周礼乐制度的确立,为中华文明的长期延续打下了根基。下列关于西周礼乐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礼乐制度规范了人们的身份地位
B.礼乐制度便于调节社会矛盾
C.礼乐制度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D.礼乐制度倡导人人平等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4)
9. 根据下面《西周等级示意图》所示进行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从上往下,第四层起是劳动者
B.周天子把土地和人口分给广大平民
C.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像金字塔一样压在广大平民和奴隶身上
D.卿大夫的地位属于最低一层的统治者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10. 西周初期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2019-10-1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测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11. 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是(  )
①交纳贡品   
②交纳田租
③继承土地   
④服从命令
A.①④B.②④
C.②③D.①③
2019-10-1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测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单项选择题 | 较难(0.4)
12. 哪两种制度的紧密结合,使西周统治得到巩固(  )
A.等级制和禅让制B.分封制和禅让制
C.分封制和宗法制D.分封制和世袭制
2019-10-1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测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3. 西周建立后,周天子分封诸侯国,其中可以受封的有(  )
①周天子的亲属 
②功臣 
③先代的贵族 
④外国来访的使臣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4. 出于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反抗的需要,夏、商、西周都建立和制定了(  )
①强大的军队
②严酷的刑法
③分封制
④禅让制
A.①④B.②④
C.①②D.③④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15.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记》中的这句话体现了西周礼仪教化的实质是(  )
A.宣传神权思想
B.指导人们日常行为规范
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D.教育感化民众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 | 较难(0.4)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朝建立四百多年后,国王残暴无度,激起平民和奴隶的反抗。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首领汤联合周边各部落起兵,在公元前1600年前后灭夏建商。

材料二 商朝末年,国王奢侈残暴,修豪华宫苑,施炮烙酷刑,失去民心。最后被生活在渭水流域的周国联合其他小国消灭。

材料三 西周前期,因为一系列新制度的实施,国家空前强大。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某些制度也变了质,成为西周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1)材料一、二中的国王分别是谁?材料二中联合其他小国消灭商朝的是谁?西周定都哪里?
(2)西周前期为巩固统治实施了哪些制度?哪一制度导致了西周的逐渐衰落?该制度在实施之初有哪些作用?为什么该制度不能保证周天子对广大疆域实行长久牢固的统治,反而成为西周后期衰落的原因?
(3)结合材料,你认为夏、商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对夏、商、西周的更替,你有何认识?

三、单项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7. 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应用开始于(  )
A.夏商时期B.春秋时期
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8. “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
C.西周时期D.商朝时期
单项选择题 | 较难(0.4)
19.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受了车裂之刑。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的内容中,最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
A.奖励耕织
B.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C.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建立县制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20. 下列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A.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
B.夏—商—西周(春秋)—东周(战国)
C.夏—商—东周—西周(春秋战国)
D.夏—西周—东周—商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21.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至今河南洛阳,历史上称为“东周”
B.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
C.春秋时期,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
D.战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战国七雄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22. 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举行会盟,周天子也派人参加。这一事件的政治意义是(  )
A.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B.齐桓公控制了周王室
C.各诸侯国都要听从齐国指挥
D.齐国正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24. 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大变革”指(  )
A.诸侯争霸,战乱不断
B.由春秋五霸变为战国七雄
C.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
D.“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四、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25. 连线题。
(1)用直线将下列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与其对应的目的连接起来。

(2)用直线将下列成语与对应的历史人物连接起来。
2019-10-19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测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26. 写出图中各圈码所对应的春秋五霸的名称。

【答案】①____  ②____
____  ④____  ⑤____
2019-10-1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测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27. 春秋时期是个战乱的时代,你如何看待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2019-10-1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测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非选择题 | 较难(0.4)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1)根据材料一,说出作者推行变法的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商鞅之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019-10-1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测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五、单项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29. 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以下研究题目不恰当的是(  )
A.《孔子私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
B.《诸子百家:思想解放的潮流》
C.《孙膑兵法:世界上最早的兵法著作》
D.《法与时移:法家受统治者青睐的原因》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30.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尊卑有序,齐之以礼”这些思想主张出自(  )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31. 下列学说中,在后世被统治者奉为治国之道的有(  )
①儒家 
②阴阳家 
③法家 
④兵家 
⑤墨家
A.①②④B.①③
C.①D.①④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32. 下列主张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观点的是(  )
①克己复礼 
②非攻 
③严刑峻法 
④有教无类
A.①②③B.①④
C.②③D.②
2019-10-1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测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33.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一思想所属的派别是(  )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34. 主张实行“仁政”的是(  )
A.孔子B.老子
C.孟子D.韩非子
2019-10-19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测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35. 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墨子——“兼爱”“非攻”
B.韩非子——“春秋无义战”
C.老子——“无为”
D.孙武——“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36. “笃志博学”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句话,此名句出自下图中的(   )
A.B.
C.D.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37. 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月考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爷爷慢吞吞地说“考砸了,得到一次教训,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请问,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为接近(     
A.儒家学派B.法家学派C.道家学派D.墨家学派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38. “光盘行动”,就是提倡人们在吃饭就餐时不剩饭菜,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  )
A.孟子B.墨子C.庄子D.韩非子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39.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曾经打算将《孟子》从“四书”中取消,并将孟子像从孔庙中搬出去(在中国古代,孟子被尊称“亚圣”,是配享孔庙的)。下列选项中,孟子的主张最有可能使朱元璋“龙颜大怒”的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性善论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反对不义的战争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40. 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C.法家思想受到国君赏识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六、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4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教育的兴起,造就了大批具有丰富知识和阅历的文士,稷下学官就是当时的学术交流中心。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动乱频繁,各国纷纷变革,许多人对变革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出现了诸子百家。

材料三: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三说明百家争鸣的产生还有一个什么样的物质基础?       
(3)百家争鸣产生了什么影响?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4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次,孔子从外面回来,正逢家里的马棚失火,他没有问马的情况,而赶忙问道:“烧伤仆人了没有?”

材料二 曾任美国副总统的切尼曾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的礼物是孔子像。

材料三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中国特有的“绘画长卷”为线索,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的四大发明不露声色地出现在演出现场;三个不同字体的“和”字依次呈现,表达了孔子的人文理念——和为贵。


(1)材料一中孔子的做法体现了他怎样的思想?
(2)材料二中复旦校方为什么选择孔子像作为赠送给切尼的礼物?
(3)在中华文明悠久历史长河中,不乏有如孔子一样以“和为贵”为主张的思想家,请列举两位,并说说他们的相关主张。
2019-10-1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测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世界历史、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42题)

题型
数量
单项选择题
35
非选择题
7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世界历史
2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项选择题
10.85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20.65青铜时代的王朝
30.65青铜时代的王朝
40.85青铜时代的王朝
50.65青铜时代的王朝
60.94青铜时代的王朝
70.85青铜时代的王朝
80.85青铜时代的王朝
90.64青铜时代的王朝
100.85青铜时代的王朝
110.85青铜时代的王朝
120.4青铜时代的王朝
130.65中国古代官僚体制
140.65青铜时代的王朝
150.85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170.65青铜时代的王朝
180.65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190.4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200.94青铜时代的王朝
210.85青铜时代的王朝
220.65青铜时代的王朝
230.65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240.65青铜时代的王朝
290.65三家并立
300.65三家并立
310.85三家并立
320.94三家并立
330.65三家并立
340.94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350.85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360.65三家并立
370.65三家并立
380.85三家并立
390.65三家并立
400.94三家并立
二、非选择题
160.4青铜时代的王朝
250.65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260.65青铜时代的王朝
270.65三家并立
280.4青铜时代的王朝
410.65青铜时代的王朝
420.65三家并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