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河北 七年级 期中 2022-11-30 8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下图是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据图片判断山顶洞人(     
A.已经开始交换生活用品B.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C.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D.已经有了爱美的意识
2022-11-3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上古时期,人们“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腥躁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这种状况得到改善的主要原因是(     
A.学会使用打制石器B.学会狩猎和采集C.发明了磨制石器D.学会使用火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一位少女一提一背两个灌满河水的陶制尖底汲水瓶,轻快地沿野桃林迎面走来。这边有七、八个人用和好的草泥涂抹立木盖的半地穴式茅草房顶,有人铺木地板,有人挖取暖的火塘。这是对下列哪一远古人类生活场景的描述(     
A.山顶洞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层厚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米,若折算成稻谷,可达120吨以上。这可用于印证河姆渡居民(     
A.已经开始定居生活B.已经开始种植水稻
C.广泛使用铁制工具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
2022-11-3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据学者统计,当今中国常见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的姓氏约占10%,出自黄帝的姓氏约占89%。该统计资料适合用于研究(     
A.早期猿人B.原始农耕生活C.人文初祖D.社会变革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6.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来耙,教民劳作。”材料中的“神农”指的是(     
A.大禹B.黄帝C.尧D.炎帝
2022-11-3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下图的文物“利簋”的铭文中提到商军溃败之后,身为有司(官职名称)的利得到周武王赏赐的青铜,并铸造了一件铜簋,作为永世的纪念。利簋也被称作“武王征商簋”。该文物印证了历史上的(     
A.阪泉之战B.涿鹿之战C.牧野之战D.桂陵之战
2022-11-3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勤政爱民兴国者有之,残暴腐败致国亡者亦有之”。下列夏、商、西周的国君中,与众不同的国君是(     
A.夏桀B.商纣C.商汤D.周幽王
2022-11-3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如下图,通过《甲骨文字形举例》,可以发现甲骨文(     

甲骨文字形举例
A.字形不具延续和传承性B.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C.造字法最主要为假借字D.文字没有任何历史价值
2022-11-3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中国青铜器辞典》全面展现了中国青铜器的现存状况和研究成果,是目前收录最为完备的一部大型青铜器的工具书,填补了中国青铜器辞典领域的空白。下列文物不可能入选该书的是(     
A.三星堆青铜面具B.人面鱼纹彩陶盆C.四羊方尊D.司母戊鼎
2022-11-3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1. 春秋时期诸侯国众多,一些强大的诸侯为了取得优势,进行征战,夺取霸主地位。其中第一个称霸的是(     
A.齐桓公B.晋文公C.秦穆公D.楚庄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王(周桓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服。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以上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周桓王权力强大B.诸侯争霸厉害C.周王室已经衰微D.郑伯成为霸主
2023-08-14更新 | 95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莱芜腰关中学(五四制)六年级上期第三模历史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与春秋时期的战争相比,下列不属于战国时期战争特点的是(     
A.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较多B.交战区域广,人民深受其害
C.持续时间较长D.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拓展疆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作家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下列历史人物中,主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李冰B.大禹C.商鞅D.李斯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某同学有记历史笔记的好习惯,他在历史笔记本中记录了以下关键词:“夏朝建立”“盘庚迁殷”“春秋争霸”“战国七雄”等。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远古的传说
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复旦大学校训出自中国古代某部典籍中的名句“博文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部典籍是(     
A.《论语》B.《道德经》C.《韩非子》D.《孙子兵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把春秋战国时期称为“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当时出现了(     
A.诸侯争霸的纷乱局面B.商业发展的繁荣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D.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2022-11-30更新 | 110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天下“统于秦”发生在…(     
A.公元前356年B.公元前230年C.公元前221年D.公元前207年
2022-11-3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9. 某同学在百度搜索引擎里输入“公元前209年”“大泽乡”等关键词,那么出现的网页中涉及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A.陈胜、吴广B.李斯、蒙恬C.项羽、刘邦D.齐桓公、管仲
2022-11-3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棋类运动。根据棋盘(如下图),请你判断它的产生与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A.马陵之战B.晋楚争霸C.吴越争霸D.楚汉之争
2022-11-3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朝自启以后,后(王)位只能在夏后氏王族内世袭。禹家族的其他支族,都被分封在全国各地,“以国为姓”,成为夏王朝的侯、伯。这些同姓侯伯封国,成为夏王朝控制全国的依靠力量。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上)》


(1)夏王朝的建立者是谁?材料一中提到“后(王)位只能在夏后氏王族内世袭”,在此之前,联盟首领的产生,采用何种方式?

材料二: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东就国,道宿行迟。太公(指:齐太公姜子牙)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都营丘。

——《史记》


(2)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采取何种制度管理国家?材料二中太公属于周代贵族的哪一等级?

材料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国语・周语上》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周厉王的举动引发的历史事件。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夏、商、西周的建立、发展和灭亡的历史,给我们什么启示?
2022-11-3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1)据材料一,指出原始农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原始农业兴起于大江大河流域的主要原因。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

材料二: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


(2)材料二充分表明了春秋时期农业经济有了怎样的发展?

材料三:奖励耕织,努力从事农业生产,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3)材料三中“变法”指哪一次变法?变法内容中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这次变法有何作用?
(4)以上材料和问题,共同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2022-11-3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儒、法、道、墨、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


(1)依据材料一,指出各学派针对哪一问题展开辩论?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道德经》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老子的思想主张。

材料三:孟子:民为贵,设计次之,君为轻。

材料四:墨子:要互爱互利,不要互相攻伐和兼并。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生活要节俭。

材料五:韩非:实行“法治”首先必须有法可依。君主应集中掌握立法权。法必须随时而立,令应顺应民心。


(3)从材料三、四、五中选取一位思想家,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他的思想主张,并说明他的思想主张“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2022-11-3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秦朝创立的什么制度?在中央设置的哪一官职掌管行政?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对后世有何影响?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归纳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及作用。

材料三:自陈胜发难后,素日痛恨秦吏的郡县,随着事变消息的传到,纷纷戕杀守长,起兵响应。特别是在旧楚境内,几千人成一伙的不可胜数。

——《中国史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随着事变消息的传到,纷纷戕杀守长,起兵响应”的原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山顶洞人单题
20.65北京人单题
30.65半坡人单题
40.65河姆渡人单题
50.65炎帝与黄帝单题
60.85炎帝与黄帝单题
70.65武王伐纣单题
80.65西周的灭亡和平王东迁  夏桀的暴政  商汤灭夏  武王伐纣单题
90.65甲骨文单题
100.65青铜器 单题
110.85齐桓公称霸单题
120.65王室衰微单题
130.65七雄征战单题
140.65都江堰单题
150.65夏朝的建立与统治  春秋争霸的评价  七雄初立单题
160.65孔子单题
170.65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单题
180.65秦朝的建立单题
190.85陈胜吴广起义单题
200.65楚汉之争单题
二、综合题
210.65分封制
220.65商鞅变法
230.65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
240.65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陈胜吴广起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