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 题号:13186248
2021年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监督保障作用,反腐倡廉、初心如磐,确保“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落到实处。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中实行的官僚制度,形成了一整套高度发达的中央管理体系,最终为大一统制度的实现奠定了君主集权和官僚统治的组织保证。

——摘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1)材料中的制度产生的历史影响是什么?“中央管理体系”中掌管监察的是谁?

材料二 文帝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他以身作则,在位20多年,生活俭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没有增加。汉景帝曾先后三次下诏书痛斥吏治腐败。汉景帝对贪赃枉法的罪犯处理很严。他规定:官吏收受贿赂,要没收财物并治罪,参与投机经营的也按贪赃枉法处理。


(2)概括材料二中汉文帝治国理念和汉景帝惩处腐败的举措。

材料三 宋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兵戈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摘自司马光《涑水纪闻》卷一


(3)宋太祖在中央如何“稍夺其权”?分析“制其钱谷”采取的措施及作用?

材料四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待郎贰(副)之,而殿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摘自《职官志》


(4)“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指的是什么?“帝”为了监视官民设置的机构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

材料二: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材料三:秦始皇认为他开创的帝业能够世代相传,然而,在秦二世在位时爆发了农民起义,随后在反秦浪潮的推动下短暂而亡。


(1)材料一,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在中央上开创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秦始皇在地方上建立了哪一制度?有什么作用?
(3)材料三,“农民起义”指的是什么?这次起义有什么地位?
2020-11-18更新 | 2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至此以后实现“大一统”是历代统治者追求的目标。

材料一:战国时代,随着兼并不断,此前较小的国,这时多已灭亡;诸大国地益广,兵益多,进而互相吞并。而位处不同区域的华夏政权楚、燕、赵、秦等国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同源共祖的观念,为秦最终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打下根基。

——摘编自吕思勉《吕思勉讲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蕴含的统一因素。

材料二:自秦朝中央集权制建立以来,地方主要官员多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免,以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秦开创的地方治理体制成为其治理的又一大特征……为防止地方权力坐大,汉武帝采取有效措施使诸侯失去了地方治权……因为(中央)集权的成功,出现了统一的大帝国……

——摘编自丁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两大基本关系的剖析》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使诸侯失去了地方的治权”的目的。结合所学,说出汉武帝的“有效措施”是什么?

材料三:秦汉时期内地与边疆的文化、经济、社会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大一统理念难以迅速贯彻于殊俗绝域,因此过渡性治理政策便应时而生。 如秦以天下为郡县,但在征服岭南三郡后,仅设南海尉而不设郡守。两汉针对西域与东北的殊俗,设置了西域都护、长使、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以及使匈奴中郎将等特定的边疆管理机构和职官。

——摘编自卜宪群、袁宝龙《秦汉治边智慧》


(3)根据材料二、三,归纳秦汉时期的国家治理呈现怎样的特点?

材料四:朱绍侯认为,秦统一以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郭沫若指出,自从秦统一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些时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统一始终是历史主流。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这与我国很早就建立了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是有密切关系的。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郭沫若《中国史稿》


(4)根据材料四, 分析我国古代“大一统”的积极作用。
2024-01-07更新 | 3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悠久,延绵不断,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理想追求和道德情感。组成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大一统”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

——黄朴民《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政治上.汉朝思想上“大一统”的表现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

——人教版《中国历史》(部编)七年级上册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官职名称。

材料三   迁都后,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话,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于是,胡食、胡床、高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3)材料三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一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改革的作用。

材料四   清朝根据边疆地区的情况设置不同的行政机构。在地方行政方面,清政府分别采取郡县制、盟旗制、伯克制等。在蒙古族聚居的北疆地区,清朝则实行盟旗制度。在新疆地区,清政府主要采取军府制实行统治。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

——摘编自韩茂莉著《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4)根据材料四指出清朝边疆地区行政机构设置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朝为有效管辖西藏而采取的措施一例。
2021-03-13更新 | 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