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动荡的春秋时期 > 春秋争霸 > 春秋争霸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1529657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其中有七个诸侯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材料二   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用了十年时间先后攻灭东方六国,“六王毕,四海一。”



秦始皇像

材料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组诗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中历史现象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填写下列表格的空白内容。
秦军先后攻灭了:

________年,“六王毕,四海一。”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先民的创造】

材料一

铁制农具               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二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都江堰示意图

——摘自常璩《华阳国志·蜀志》

【变化的形势】

材料三

【时代的智者】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农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都江堰建设者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都江堰的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有了哪些新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
2024-04-12更新 | 3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取得优势,以“尊王接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

材料二: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使得战事不断,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几乎都卷入了战争。一些小国各受战争之害,如郑国遭受战祸70多次,宋国也有40多次。

材料三: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辩,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我、狄、查、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1)材料一反映了那一历史现象?据材料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三,概括这一历史现象的影响。
(3)请举两例出自春秋时期的成语。
2022-12-20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社会转型往往引发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诸多方面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个充满活力、能量和创造力的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给中国带来了一场农业革命。”

——费正清

材料二: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上》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各种学说蓬勃兴起。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辫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材料四: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中提到的“时期”是哪一时期?农业革命”?为什么说“铁制农具和牛耕给中国带来了一场。
(2)据材料二的描述,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利与弊。
(3)材料三中“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局面出现的背景。
(4)材料四提到了“商君”改革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2-12-02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