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 远古的传说 > 大禹治水、禅让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 题号:208342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



(1)结合所学知识,将上面示意图中A、B或者C、D补充完整。

材料二   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篱,屏蔽周室。

——《左传》


(2)材料二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哪一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推行该制度的目的。

材料三   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后来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四   下图


      
(3)材料三中“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指的是什么体制?材料四中的地图变化反映的历史趋势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1)材料中的“尧”“舜”当时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他们相互授受的是什么“权”?
(2)上述材料反映什么事件?与舜相似得以“授权”的还有谁?
(3)你认为上述制度对我们选拔人才有什么启示?
2018-04-07更新 | 3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


(1)材料是关于皇帝制度的描述。依据该材料概述这一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   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陈寿《三国志》


(2)材料二中秦始皇的“罢侯”“置守”分别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   三代至秦,混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成。

——张居正《杂著》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创制立法”的影响。

材料四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注:品德高尚)与能(注:能力超强),讲信(注:诚信、信义)修睦(注:和睦、友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注:消失、隐没),天下为家,各亲(注:亲近、敬爱)其亲,各子(注:关爱、养育)其子,货力(注:钱财物力)为己,大人(注:天子、诸侯等贵族)世及(注:代承袭)以为礼(注:礼仪、规则)……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4)材料四中的“天下为公”与“天下为家”分别反映了什么制度?
2021-03-11更新 | 3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农业发展不断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完成下面问题,你对中国早期农业会有更全面的认识。

【农业起源】

材料一


   

材料二     禹(图3)伤(感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治水未成功)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以决(疏通)九川致(通达)四海,浚(疏通)畎浍(河渠)致之川。

——《史记》


(1)图1中B处原始遗址名称是什么?这里的原始居民培育出的农作物作为我们今天的主要食物之一。这种农作物是什么?
(2)指出材料一中图2的用途是什么?材料二中大禹治水的措施是什么?

【铁器牛耕推广】

材料三     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至迟在春秋末年,一些诸侯国已使用牛来耕地。铁器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摘自教材


(3)根据材料三归纳春秋时期社会发生的变化。

【重农抑商政策】

材料四     及秦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井田中纵横的小路),急(积极)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固.倾(灭亡)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

材料五   据记载:都江堰(如图)建成后,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蜀志)



(4)结合材料四、五,概括都江堰周边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
(5)中国古代农业生产高度发达,通过以上探究,概括中国古代农业高度发达的具体表现。(答出两条即可)
2022-04-03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