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 远古的传说 > 大禹治水、禅让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 题号:21243048
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为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二:“武王追思先圣王……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弟周公旦于曲阜……馀各依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第四》

材料三: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的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地方管理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什么?材料一中“天下为家”反映的是哪一制度?
(2)材料二是周朝什么制度的反映?结合所学说一说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朝在地方上以什么制度取代了周的制度?
(4)你如何看待我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是谓大同。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

——摘自《礼祀·礼运篇》

材料三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四   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1)材料一中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的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2)材料二中的“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谁开始的?这一局面的出现与哪一制度有关?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什么作用
(4)请说出材料四秦统治者创立的这一政治制度的名称?
2019-11-19更新 | 4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辉煌灿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人面鱼纹彩陶盆        图二 司母戊鼎        图三   刻有文字的甲骨

材料二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舜子商均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

——司马迁《史记》

材料四



                 图四                                                            图五
(1)请你从材料一文明成果中任选一项,并为其撰写解说词。
(2)材料一中的“轩辕”是谁?他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什么?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哪一制度?
(3)图四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都城遗址,该遗址中的哪些发现反映了这个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4)图五王朝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2024-01-22更新 | 1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图中①是什么制度?图中②是谁继承王位形成的制度?

材料二   “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还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2)材料二描述的是什么制度?指出材料中所示的这些诸侯要对国王承担哪些义务?设置这种制度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战国七雄形势图
(3)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
(4)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什么趋势?
2023-12-26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