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动荡的春秋时期 > 战国七雄 > 七雄征战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1 题号:21598408
中国古代的长城

材料一   公元前8世纪—前3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战争不断加剧。为了彼此设防以及与周边少数民族斗争,齐、楚、魏、赵、燕等国先后在边境大规模修筑了长城

——摘编自叶小燕《长城史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长城大规模修筑的历史时期并概括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为了巩固秦帝国的安全,防御北方强大游牧民族的侵扰,秦始皇下令大修长城,同时在长城沿线设十二郡,移民前往开发,发展农牧业生产。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下令沿丝绸之路修筑了河西长城,其烽燧、亭障远出西域,并大量发展了屯戍和民田,对保障这条对外开放大道的安全、畅通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而,汉代多数时间丝绸之路上各国使节、商旅往返络绎不绝。

——摘编自罗哲文《罗哲文谈长城》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秦汉时期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条件及作用。

材料三   清朝初年统治者十分重视长城的防卫作用,顺治在西北长城附近设置“镇”和卫所等军事建制,设总兵统领。康熙、雍正、乾隆在取得平定准噶尔叛乱等军事胜利后,逐步放弃了大规模修筑长城,转而采取其他措施巩固边疆。之后长城沿线的边口互市逐渐兴盛起来,蒙古商人在长城沿线以高牧产品与汉族商人开展广泛贸易,至乾隆年间,张家口、归化城、多伦等长城沿线的贸易中心大小商号林立,商贾云集。

——摘编自徐永清《长城简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出清朝统治者对修筑长城态度的变化及原因。概括康熙以来长城沿线一带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形势图

材料二:随着由列强争霸演变为诸侯兼并,东周的另一个时期……即将到来。一方面,诸侯之间的战争将更加惨烈;另一方面,中华文化的核心凝聚力已经牢不可破,战乱中的民众渴望着重新统一。更重要的是,由于思想的开放,整个中国酝酿出一个千年不遇的……时代。

——摘编自《中国通史》

(1)请逐条归纳材料一中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的时代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材料二中结论的史实依据。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社会转型。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从原始社会结束到秦统一六国,我国的政治、军事思想等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

材料一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

——《三字经》


【军事】

材料二 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

——《商君书.赏刑》


【思想】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主张君主治国要依靠法令、权术和威势的思想学术派别独受诸侯国的青睐,成为这一时期的显学。


(1)材料一中夏商西周兴亡有什么相似之处?对我国治理有什么启示?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战争有什么特点?为了适应这个时期的社会发展,材料中提及的国家采取什么措施应对?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请回答主张君主治国要依靠法令、权术和威势的思想学术派别是什么?请说说百家争鸣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2020-03-09更新 | 5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

——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鞅变法,破坏了井田制,广开良田,奖励耕战。这虽然不是古代治理国家的道路,但还是因为抓住了农业这个本业的缘故,使邻国倾覆而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并概括其作用。(不能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三,归纳变法的主要措施。(写出1点)(不能摘抄原文)这些措施作用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说出从图一到图二发生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2023-10-08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