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动荡的春秋时期 > 战国七雄 > 七雄征战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4 题号:2031266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

——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鞅变法,破坏了井田制,广开良田,奖励耕战。这虽然不是古代治理国家的道路,但还是因为抓住了农业这个本业的缘故,使邻国倾覆而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并概括其作用。(不能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三,归纳变法的主要措施。(写出1点)(不能摘抄原文)这些措施作用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说出从图一到图二发生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1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

2   春秋末期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二   根据《汉书》记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千八百国”。到春秋时期,还剩14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1)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2)材料二中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评述这一变化。
(3)材料三这些学派“互相辩论”的目的是什么?“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表现在哪个方面?
(4)材料三局面的形成与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023-10-04更新 | 4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夏、商、周是我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天下为家,各亲其亲,货力为己……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1)“天下为家”的局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制度的出现?谁开创了“天下为家”的局面?

材料二:……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始兼并……

——《三字经》


(2)根据材料二完成下面“政权更替”表中空白的内容。简述夏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材料三: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指诸侯)。

——《史记•周本纪》


(3)根据材料说明这一时期政治局势有何特点?“诸侯强并弱”有何利弊?

材料四:



(4)与图一相比,图二所示的诸侯国在数量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趋势?
2023-02-12更新 | 3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西和最北的诸侯国名称
(2).战国时期,七国都拥有强大的军队,相互之间展开战争。请列举三个著名的战役。
(3).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时,最后灭掉的是是哪个国家国家?
(4).秦国能够“扫六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5)秦统一全国有何历史意义?
2021-04-22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