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在中世纪的西欧乡村,两个相距仅几百米的村庄,一个生产和储存了大量粮食,另一个却在遭受饥饿的困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西欧出现封建等级制,大领主仗势欺人,以邻为壑
B.国王以粮食为武器,限制粮食贸易,反对城市自治
C.封闭和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制经济使人们生活范围小、交往少
D.奥斯曼帝国崛起后,严格控制亚欧商路,破坏了西欧的商业环境
2024-03-23更新 | 10次组卷 | 5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建始县2019届九年级春季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与上述评价相关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2023-12-28更新 | 141次组卷 | 63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陶港中学2019-2020学年初中结业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金田起义B.《天朝田亩制度》
C.定都天京D.《资政新篇》
2023-09-05更新 | 675次组卷 | 92卷引用:【县级联考】湖北鹤峰县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监测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甲骨文编》收录“家”的甲骨文字形约二十种,其上半部分由房屋之形构成,表明为居住之地;下半部分的抽象写法也多为一身一耳两足(如下图),在古代能够处于“房屋”之下的动物主要为六畜之中的猪、马、牛、羊、狗五种。据此可推知(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化“六畜”的国家
B.“家”观念的形成与农耕生活紧密相关
C.甲骨文是体系完整的文字
D.中国农耕文明具有独特性
2023-08-06更新 | 162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中小学教研培训中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题
5 . 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B.诸侯称雄争霸的时代
C.民族政权分立的时代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2023-04-28更新 | 618次组卷 | 122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中小学教研培训中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题
6 . 世界格局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中一种生活方式是基于多数人的意志,其特点为自由制度,第二种生活方式基于强加于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

——杜鲁门

美国对手的垮台使美国处于独一无二的地位。它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

——布热津斯基

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发展。

——习近平

材料二: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三: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人类社会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一方案赢得了世界的一片叫好,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更是温暖了世界。

——2021年第1期《求是》杂志


(1)材料一表格中的言论分别对应哪一时期的国际关系状态。(填写序号即可)
A.多极化趋势:()B.一超多强:()C.两极格局:()
(2)材料二中的美国提出“世界新秩序”和材料三的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什么实质区别?当今世界,你认为阻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至少写出三点)
2023-01-1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中小学教研培训中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题
7 . 百年党史谱就华章,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宜昌某初中的同学们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主题开展党史宣讲活动。请你完成活动任务。
任务一【启航•新征程】



任务二【肩负•新使命】

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报告》节选


(1)材料一中的四个图片场景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开启新征程的重大历史时刻。请分别写出每个场景对应时期的一个“新”的表现。
场景“新”的表现(写1个即可)
图一新面貌
图二新中国
图三新时期
图四新时代

(2)阅读材料二,写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从现在起,党的新使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人应如何“继续奋斗”?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伤心与屈辱之路】

材料一: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的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

——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列强的炮火将昏睡自大的中国卷入世界,灭顶危机使中华民族开始认“夷”为师。为保祖宗基业,清王朝力图借西方之“长技”求强,求富,用西方科技挽回颓势。然而,黄海大战的硝烟宣告了这仅仅是垂暮者的一厢情愿。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中国人每向前迈一步,都异常艰辛,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1)材料一中的“国耻”是指哪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列强的炮火将昏睡自大的中国卷入世界”,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的探索,所说的“自强”、“变法”各指什么历史事件?分别简单地评价一下这两件历史事件?
2023-01-1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中小学教研培训中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大战期间,日本也加紧了军事、经济扩张,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5年间,日本的贸易及贸易外收入超过支出32亿日元;与此同时,生产总值增加了近3倍。这样,日本就挤进了资本主义工业国的行列。不过,日本在进出口方面有很大的依赖性……日本虽然也有向外扩张的野心,但要同英美全面抗衡仍有一定困难。”这次“大战”是指(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拿破仑对外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
10 . 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