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103 道试题
1 . 加强民族交流和对外交往,是彰显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去往国家人物内容结果
唐→天竺西行取经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经,著有②______
唐→日本六次东渡对日本文化影响很大
(1)请将材料一表格中①②③三个空白处补充完整填在答题卡上。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有哪两种主要形式。

材料二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下,共遵诚信,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后辽宋长时期处于什么局面?

材料三       桧知飞志锐不可回,乃先请张俊、杨沂中等归,而后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字金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于一旦。”

——《宋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这位抗金将领及主和派大臣的名字。分析这位抗金将领受到百姓尊敬的原因。

材料四       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七年级《历史(下)》

(4)根据材料四,说说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5)根据以上历史发展史实,谈谈你认为对当今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启示?(答出一点即可)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2 . 下图所示我国古代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A.B.
C.D.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3 .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印记。这些印记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诠释着中华文明的博大内涵。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精神印记·文字相伴】

材料一:《忆昔》《题临安邸》

唐·杜甫南宋·林升

忆昔开元全盛日,山外青山楼外楼,

小邑犹藏万家室。西湖歌舞几时休?

稻米流脂粟米白,暖风熏得游人醉,

公私仓廪俱丰实。只把杭州作汴州。

(1)阅读材料说明这两首诗分别描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政治印记·制度留痕】

材料二: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即不需要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要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

——摘自钱穆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根据材料二回答,唐代实行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制度是“进步的”?

【物态印记·技术创新】

材料三:宋代制瓷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史上的黄金时代。宋代瓷窑众多,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不论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在相对落后的地区,都有规模不等的窑场。制瓷技术也不断进步和革新,工匠对烧装技术进行了变革,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对炉温合理调控以及坯泥和釉彩巧妙配料,大大提高了瓷器的质量。

——摘编自游彪著《宋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的制瓷业有哪些特点?(两点即可)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如何让中华文明焕发时代光芒?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4 . 利用可信史料研究历史是必备的能力,研究“隋唐的繁荣和开放”最可信的材料是(     
A.评书:《隋唐英雄传》B.实物:出上三彩乐舞俑和秘色瓷
C.视频:大型人文纪录片《大运河》D.电视剧:《贞观长歌》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B.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D.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习近平在2023年5月举行的中国一亚峰会上指出:“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见证了中国同中亚国家两千多年的深厚友谊。”下列史实能验证这一观点的是(     
A.玄奘西行B.文成公主入藏C.鉴真东渡D.马可·波罗访华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7 .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繁荣稳定是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材料二   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

——党的十九大报告

材料三   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广大台湾同胞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一如既往尊重台湾同胞、关爱台湾同胞、团结台湾同胞、依靠台湾同胞,全心全意为台湾同胞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材料四   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形成了新的对台基本方针。1987年,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1992年,中国国民党主席率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被称为“破冰之旅”。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了什么政治制度?并且列举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并据材料归纳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阻碍海峡两岸统一的因素。
(4)材料四中的“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是因为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了哪一政策?材料中的“两个民间团体”分别指的是什么?
(5)请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什么?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

阅读以上材料,从“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正确的理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三个观点选择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9 .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主席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世界新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时间+事件)?该事件的国内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激战”中的典型战役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激战”的胜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3)观察表格,我国土地所有者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通过该事件,消灭了哪一阶级?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10 . 《财富》杂志曾于1995年预言“香港将死”,但几年之后它的编辑总监却称香港为“活力之都”;2006年,澳门也被评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城市”。这充分证明(     
A.求同存异方针的成功B.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D.“一国两制”英明正确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