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08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土地改革,农民分得了土地,摆脱了地主的压迫和剥削,为自己而劳动,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这就空前提高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土地改革后,农民的人均货币收入从1949年的14.9元到1952年的26.8元。

——摘自董志凯、陈廷煊《土地改革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土地改革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并概括土地改革的作用。

材料二   1953—195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

时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
粮食总产量166.83169.52183.94192.75195.05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

党中央认为,要克服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食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销售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开展合作”,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摘编自何沁《中国革命史》

(2)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二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的括号后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二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的括号内填“错误”;是材料二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括号后填“未涉及”。
A1953-195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逐年增长,农业快速发展。(     )
B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
C分散经营使国家得到更多的商品粮食及其其他工业原料。(     )
(3)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目的。

材料三   1958年6月8日,报纸率先报道了河南省遂平县放出的小麦亩产1052.5公斤的“卫星”,随后“卫星”越放越大,小麦亩产高达4292.5公斤,水稻亩产高达65217公斤。《人民日报》还曾报道了一个高产典型河北省徐水人民公社,计划发射“高产卫星”,一亩红薯60万公斤、一棵白菜250公斤、小麦一亩10万公斤,亩产皮棉2500公斤。

——孔繁岭《中国当代史稿》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58年农业发展遭遇的失误。

材料四   小岗村生产队收入对比表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人口粮食产量人均
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还贷款交售粮食
1976年19户110多人35000斤230斤32元
1979年20 户115人132300斤800斤200多元800 元30000斤
(5)根据材料四,概述小岗村发生的显著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与哪一政策有关。
(6)综上,谈谈你从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调整农村政策中获得的启示。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现代史大事记(节选)

时间事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等编制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表中两个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今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中历史试题
3 . “中国梦”必然要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某校八年级同学以此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拉开序幕】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B所示会议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图A和图B有怎样的关系?
【经济建设】

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造成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城市经济体制前,企业面临哪些困境?

过去,中国对外开放的视野主要是站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上考虑如何利用国外的资源与市场,推动国内经济贸易体制改革以适应国际经贸体制的关系。今天,我们有条件、有责任也有义务站在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世界各国人民福祉的高度来部署中国的对外开放举措,来引领世界经济潮流、来塑造和完善国际经济体制。习近平对外开放思想就是这个历史要求的时代产物。

——摘编自裴长洪、刘洪愧《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经济学分析》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A我国对外开放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     )
B经济特区卓见成效后,1984年我国又开放了沿海经济开放区。(     )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对外开放的视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项体现中国“引领世界经济潮流、塑造和完善国际经济体制”的措施。
【奋斗目标】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5)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中历史试题
4 . “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83.9亿元,与1952年相比,增长了128.5%,到1957年底, 我国新建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发电设备、冶金设备以及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材料说明我国(     
A.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B.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D.初步完成生产资料的改造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中历史试题

5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有企业存在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 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针对这一弊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B.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C.实行联产承包D.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中历史试题

6 .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980年中央决定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四个经济特区
B.1984年我国进一步开放了成都、青岛等14个沿海城市
C.1992年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内陆边境城市等
D.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为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经济发展开拓新空间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马关条约》使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C.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列强侵华方式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昨日更新 | 20次组卷 | 193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对于“人身自由”的表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所不同(如下)由此可知,我国1954年颁布的宪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人身……的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法院决定或者人民检察院批准,不受逮捕”
A.保障并完善了公民权利B.体现了过渡时期的要求
C.借鉴了他国的宪法经验D.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其实质是(     
A.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B.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
C.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D.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
7日内更新 | 166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6-2017学年重庆市巫溪县中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收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期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有(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7日内更新 | 38次组卷 | 182卷引用:2016-2017学年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