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415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红色精神,成为党和人民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来源。请以“延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为主题,完成以下探究任务。
【任务一:探寻革命精神】

1921年到1927年中国共产党大事记(部分)

(1)将大事记中①②③处补充完整。从中任选一个史实,仿照示例,进行说明。(示例除外)
示例:史实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任务二:弘扬改革精神】

图1 中欧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图2 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图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1与图2反映内容的关系。
【任务三:学习模范精神】

                                                               

(3)图3人物被誉为什么称号?图4人物一生从事哪一项科技研究?
(4)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你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具有哪些优秀精神品质?(写出两点即可)
2024-06-20更新 | 95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4 中国史(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中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辽宁专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依据波茨坦盟国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宣言,迅速解除敌伪军的武装,收复一切敌占城镇交通要道,把沦陷区一万万六千万同胞赶快解救出来……一定要坚决扫除前进途中的一切障碍,逼迫敌伪军向我投降,彻底消灭拒绝投降的敌伪军,收缴敌伪军的武装,占领城镇和交通要道,摧毁敌伪组织和反动势力,维持革命秩序,建立人民政权!

——《解放日报社论》(1945年8月13日)

材料二   日本战败之际,杜鲁门认为,“蒋介石的权力只及于西南一隅……长江以北则连任何一种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没有”。8月10日,美国政府下达指令:利用日本军队作守备队,阻止共产党前进,以待美国帮助国民党把军队运送到华南并把美国海军调到中国海港,15日,杜鲁门的《一号通令》要求日本天皇命令中国战区的日本海陆空将领(除满洲外)都向蒋介石投降。根据这一方针,美国大力帮助蒋介石运兵到华北、华东,美国军队在天津、青岛等地登陆,10月下旬起开始助蒋向东北运兵。

——摘编自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接受日本投降问题上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共产党、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的做法。
2024-06-20更新 | 19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8 中国近代史(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中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一代的最大贡献,厥为对边疆的经营,使得近代中国的广大版图得以真正巩固而确定。……此一对我民族的丰功伟业,即以汉唐盛世版图相况,亦不能与之比拟。

——吕士朋《清代的理藩院》

材料二   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作为签约的一方,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这一国号,而不是“大清”这一朝号,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三   “大一统”更大程度上表达出“大统一”的含义,即大范围、大规模的统一,具体表现为疆域、政治、文化、经济制度等方面的统一,以及怎么看待和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等内容。清前期所宣扬的“大一统”,包含了以上两种内涵。

——《清前期“大一统”的多重内涵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清一代的最大贡献,厥为对边疆的经营,使得近代中国的广大版图得以真正巩固而确定。”的史实依据。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三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语言精炼)
2024-06-20更新 | 59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7 中国古代史 (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中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4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探究式学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回顾历史事件】
序号时间史实
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1775年英军在来克星顿与当地武装村民交火
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打败西班牙军队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文献)正式出版
1861年俄国废除▲(制度)
1871年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建立巴黎公社
1917年俄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1920年▲(人物)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1)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内“▲”处依次补充完整。
【梳理历史脉络】
(2)选取以上表格中三个相关联的史实(只写序号),根据它们所反映的事件拟定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结构。
[答题格式]
选取史实:______,拟定主题:________。知识结构:_______
2024-06-20更新 | 17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0 世界史(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中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5 . 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带火了一系列热词,“中国梦”就是其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之光,照亮了中国崛起之路。某校九年级学生以“智慧之光”为题设计了下面学习任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任务一【制度创新——汲取政治智慧】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时,《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是当时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还不成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央人民政府于1953年2月公布了选举法。地方各级人大的逐步召开,选举产生了560余万名基层人大代表,16680名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人大代表以及1226名全国人大代表。1954年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任务二【理论创新——诠释建设智慧】

材料二:1992年;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经济的繁荣,已成为带动国际经济增长的新热点,充分显示出通过改革以自我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摘编自《打开中国奇迹的问号》解说词

任务三【制度创新——感悟统一智慧】

材料三: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任务四【道路创新——体会领导智慧】

材料四: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3月)

(1)根据材料一,说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中的“这一伟大壮举”与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的哪一新体制有关?指出这一“伟大创举”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想一想:为什么香港能够顺利回归?
(4)材料四中的“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沿着这条道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党将带领人民实现怎样的奋斗目标?
2024-06-19更新 | 125次组卷 | 3卷引用: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模拟测试A卷
6 . 如果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王崇伦作为鞍钢机修厂工具车间的刨床工,相继革新成功7种工具、卡具,发明了“万能工具胎”,王崇伦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几年的生产任务,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摘编自《王崇伦: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材料二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内容与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哪项重大成就有关?“一五计划”期间还有哪些成就?
(2)王进喜、焦裕禄、雷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典型代表。他们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根据材料二、作为青少年一代,你的伟大理想是什么?你通过哪些努力来实现?
2024-06-19更新 | 31次组卷 | 3卷引用: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模拟测试A卷
7 .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历代王朝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是继秦汉之后我国历史上的一次更大规模的统一时期。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后,推行怀柔为主的边疆民族政策,实现了“合同为一家”,唐太宗还被草原各族共同尊奉为“天可汗”。为巩固边防,元朝对边疆地区实行广泛而直接的管理,“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元朝虽然只统治了近百年,但在这期间,中原和边疆地区的民族大交融,不仅改变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传统结构和狭隘观念,而且还为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形成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清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和管理。在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过程中,清朝统治者实施的策略是:第一,……。按照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特点,分别建立不同的行政机构。第二,……。利用宗教,修其教不易其俗,为加强与蒙古族和藏族的关系,清政府推崇黄教,大修喇嘛庙,封赐喇嘛教首领,实行政教合一。第三,……。对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封赐爵位,给予厚禄,或联姻,或召见,会盟筵宴,施恩笼络,而对破坏统一的叛乱割据势力则予以坚决的军事打击。清朝统治者对少数民族所实施的民族政策是成功的,它有效地协调了民族关系,形成了汉、满、蒙、回、藏等50多个民族其同生活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这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峰。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朝“怀柔”民族政策的具体史实并指出元朝对台湾的“直接的管理”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治理边疆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历代王朝边疆治理的共同作用。
2024-06-19更新 | 245次组卷 | 3卷引用: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模拟测试B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了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

材料二:唐代对外文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所谓“大出”是指唐代文化富有魅力,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所谓“大进”是指唐代吸收外来文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

材料三: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航,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

(1)材料一中的“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指的是是哪条商路?
(2)阅读材料二,写出唐朝对外文化开放的特点?“唐代文化富有魅力,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写出为此做出贡献的高僧。
(3)材料三中的“航海家”是谁?当时他能“七次远航”的重要目的是什么?
(4)请给以上探究拟定一个主题
2024-06-19更新 | 20次组卷 | 2卷引用: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模拟测试A卷
9 . 许多个世纪以来,中国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蕴藏其中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诗是流传千古的中华文化瑰宝,是唐代文化最为光辉的成就之一。唐诗创作之繁荣,流派之众多,风格题材之丰富多样,各类诗歌体裁之完善齐备,皆表明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已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明清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突出表现于小说,其内容上呈现出世俗化、平民化的趋势,出现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通俗文学著作。

材料二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中写道:“从3世纪到1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

(1)根据材料一,列举一位唐代的著名诗人和一部明清时期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
(2)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朝时出现的当时领先于世界的两项发明。
(3)根据材料二回答,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有何特点?
(4)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文化两个方面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开始落后的主要原因。
2024-06-19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模拟测试A卷
10 . 经济的发展反映出时代的特色,折射出历史的光芒。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图指的是隋朝什么河?此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凿的?
(2)写出材料一中图中河流的南北两至点:
A:________;B: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此河开凿的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   宋代时期开始在闽江、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广泛种植水稻。而宋朝寒冷期时,为小麦在南方种植提供了先决条件。随着小麦和水稻在南方的普遍种植,南方的经济已经远远超出北方的经济。

——摘编自陈天成《气候变化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关系》

(4)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宋代从越南传入的哪一水稻品种使宋代水稻产量大幅提高?宋代不仅农业发展迅速,手工业成就也非常突出,其中北宋兴起的哪一地区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材料三   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5)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宋朝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了哪一机构加以管理?

材料四   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6)从材料四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24-06-19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模拟测试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