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381 道试题
1 . 石家庄市作为一个近代新兴城市,曾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石家庄,在20世纪初原是一个小村庄,人口仅600余人。至1925年人口扩至33077人。1937年,石家庄已成为晋冀两省之间物资集散地和交通、邮政、通讯中心,人口增至72100人。1937年10月,日军占领石家庄后将其作为长期占据华北的军事基地。1947年,国民政府设立石门市(今石家庄,见下图),成为河北省仅有的两个建制市之一。

——据李国芳《初进大城市》整理

材料二 1947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解放了石家庄。石家庄成为最早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此后,中国共产党逐步确立了“长期建设”城市的方针。1949年7月至8月,石家庄在全国各城市中第一个使用“人民代表会议”这一名称,选举产生了该市第一次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召开了第一次人民代表会议,并推举产生了该市“人民政府委员会”。

——据李国芳《初进大城市》整理

石家庄市第一次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之市政府委员统计表

成分革命职员工商界工人农民本地老革命工作者中西医生工程师教育界妇联会少数民族合计
人数/人654222111125
占比/%2420168884444100

——据《石家庄市政府呈“秘字第2号”》(1949年8月18日,档案文件)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石家庄城市空间格局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长期建设”城市方针形成的背景,并分析石家庄市新政权的特点。
(3)简要说明1949年石家庄市在政治方面的探索对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意义。
昨日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5 材料分析题汇编 -【好题汇编】2024年中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
2024八年级下·湖南·专题练习
2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6周恩来提出“向科学进军”正是有了这些科技战略的深入实施,才有了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与探月、“北斗”导航、载人深潜、大型客机等重大科技成果,奠定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基础,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1978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95江泽民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2006胡锦涛提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2012习近平提出“科技创新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1)根据材料,归纳建国后我国对科技发展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一例“两弹一星”的具体成就。
(2)综合以上材料,请你以“中国综合国力/中国国际影响力”为主题,拟定一个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总结提升)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期末测试卷01(期末真题重组卷)【测试范围:八下历史全册】 -【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湖南专用)
2024八年级下·湖南·专题练习
3 . 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第二条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第十条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

材料二   1953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的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农村政策文件选编》

材料三   新中国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19571960下降(%)
粮食(亿公斤)1950.5143626.4
棉花(万担)3280212435.2
油料(万担)75423405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14590822743.6

材料四   我刚到安徽那一年(1977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心里怎么能不犯愁啊。

——万里《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

材料五   2005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1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

(1)据材料一、指出这次改革后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为了把农民“组织起来”,国家采取了什么办法?
(3)导致材料三中农业生产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根据材料四、概括1977年中国农村存在什么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政策?
(5)综合以上五则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不断探索,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期末测试卷01(期末真题重组卷)【测试范围:八下历史全册】 -【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湖南专用)
2024九年级下·山西·专题练习
4 . 制度创新在国家发展中彰显力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借鉴了罗马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把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罗马和英国的制度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摘编自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   经过长期的高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这座庞大的国家机器似乎因为太疲惫、太僵化而突然不能有效运转,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91年解体。…邓小平领导的第二次革命给中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一个贫穷的国家正变得富强,而根本原因则是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

——摘编自杨光斌《制度的形式与国家的兴衰》

(1)材料一中的“在下在上有”后面的省略号处分别指的是什么制度?为什么说它们“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2)结合史实说明你对材料二画线部分观点的理解。
(3)根据材料三、比较中苏两国出现完全不同结局的原因。
(4)综上所述,写出关于国家、民族持续创新发展的启示。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4-【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山西专用)
2024八年级下·湖南·专题练习
5 . 官员选拔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前提,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方式各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1)据材料一概括隋唐科举制的主要特点和积极作用;这一时期,在科举制建立和完善过程中,隋炀帝和武则天各有何贡献?

材料二   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在科举的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名额也成倍增长,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

——《宋朝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2)根据材料指出宋代科举制度迅速发展的政策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发展,造就了宋朝怎样的局面?

材料三   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换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清朝文人徐大纯《时文叹》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后世人为什么会对凭八股考取功名的人作如此辛辣的嘲讽?明朝政府为什么只考“八股文”?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2卷引用:期末测试卷02(期末真题重组卷)【测试范围:八下历史全册】 -【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湖南专用)
6 . 主权领土的完整是我国的核心利益,自古以来中央政府对于主权领土完整的维护就十分重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基本上会出现混乱局面。但在混乱中,各民族却相互融合。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于是各民族政权之间呈现相互并立之势,形成割据分裂局面。但在割据中却有不少交往,有统一的愿望、因素和趋势。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呈现统一局面下的民族大融合状况。

——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材料二   清朝前期,统治者经略边疆,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作为近代领土国家的版图,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联系愈益紧密。清朝皇帝曾得意地宣称:“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塞外之一统始于元氏,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

——摘编自袁行常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明清朝廷对中西交流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限制性的,并没有完全关上中国的大门……其动机是维护国土安全、文化安全,是面对外部袭扰,特别是面对西方殖民侵略威胁时,采取的防御性自我保护策略。因此,我们认为明清两朝中央政府采取的是"自主限关"的对外政策。

——摘编自中国历史研究院课题组《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第一种民族关系发展模式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哪一时期,并概述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发展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塞外之一统……极盛于我朝”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举例说明当时明清朝廷面对的“西方殖民侵略威胁”,并分析明清两朝中央政府实行“自主限关”带来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5 材料分析题汇编 -【好题汇编】2024年中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
7 .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一代代人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绘制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某学校历史老师以“时代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解读历史文献-倾听时代呼声】
(1)思想引领时代发出革命的呼声。下面两则文献材料反映的思想分别发出了怎样的时代呼声?这些时代呼声产生了什么影响?

在地狱里,教皇尼古拉三世像根木桩,倒插在岩石的夹缝中,双脚燃烧着火焰。但丁说:“你留在这里吧,因为你受到的惩罚是公正的。因为你的贪婪使世风日下,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

——摘编自《神曲》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任务二【走近历史场景-见证时代变化】
(2)革命揭开时代变化的恢宏序章。下面图片场景反映的两场革命分别带来了怎样的时代变化?

任务三【阐述历史史事-谱写时代华章】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时代洪流中一路披荆斩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请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观点,从以下史实中任选两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
中共一大
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新中国成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香港、澳门回归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7日内更新 | 42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5 世界史及中外结合史(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中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辽宁专用)
8 .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趋势,但人类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却具有特殊性、多样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方现代化】

材料一:西方的现代化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时期,一定的技术、经济、环境条件和思想力量下促成的社会发展进程。

——整理自蓝志勇《中西方现代化历程的比较与思考》

材料二: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得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在此期间,以牛顿、达尔文等为代表的科学巨匠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自然知识,为工业革命和其他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前提。从18世纪中叶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

——摘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三:洋务运动是在清政府内忧外患、封建统治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一场“自救运动”,洋务派官僚在“中体西用”的思想指导下进行“求强”“求富”的运动,经过30多年的努力,在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近代海军及教育文化等方面取得一些成就,是近代中国进行的第一次经济改革运动,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社会变革。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四:1949年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程

时期概况
1949-1978中国式现代化的工业化建设之路,虽然发展道路曲折,但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1978-1992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改革开放之路,不断探索适合我国人民的富裕之路。
1992年至今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先富带后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的重点转向共同富裕,以扎实推进从部分到整体的逐步富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摘编自张洪为《中国式现代化何以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据材料一及所学,从时间轴中任选两个历史事实,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依据材料二,归纳推动西方资本主义走向现代化的因素都有哪些?(两点)
(3)依据材料三,概括洋务运动的特点。(两点即可)
(4)根据材料四,总结1949年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的特点。(两点即可)
7日内更新 | 55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5 世界史及中外结合史(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中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辽宁专用)
9 . 近代中国伴随着庚子剧变,跌入无尽深渊,但“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的中华民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屈辱和磨难之后,终于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1年初,经过反复谈判,列强向清政府提出正式“议和”条件。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辛丑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材料二: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放弃其全部海外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澳、日等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方式加以瓜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益交给日本。

——义务教育《世界历史地图册》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在世界范围内,欧战(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备受赞赏的西方文明的弱点。而布尔什维克的胜利,连同其废除沙皇的在华特权,则为中国的解放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

——摘编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四:

(1)依据材料一中的文字和场景,推断当时清政府已沦入了怎样的处境?
(2)依据材料二,指出“委任统治”的实质。“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益交给日本”引发了我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所指的历史事件和“新的道路”的指导思想。
(4)依据材料四,解读图一到图二香港历史的变化,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7日内更新 | 46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5 世界史及中外结合史(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中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辽宁专用)
10 .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红色精神,成为党和人民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来源。请以“延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为主题,完成以下探究任务。
【任务一:探寻革命精神】

1921年到1927年中国共产党大事记(部分)

(1)将大事记中①②③处补充完整。从中任选一个史实,仿照示例,进行说明。(示例除外)
示例:史实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任务二:弘扬改革精神】

图1 中欧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图2 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图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1与图2反映内容的关系。
【任务三:学习模范精神】

                                                               

(3)图3人物被誉为什么称号?图4人物一生从事哪一项科技研究?
(4)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你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具有哪些优秀精神品质?(写出两点即可)
7日内更新 | 93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4 中国史(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中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辽宁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