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86 道试题
1 . 《近代中国转型》记载某一时期,国民政府先后成立经济部矿冶研究所、国立中医药研究所、中国心理生理研究所,四川、西康、云南、新疆等各省的地质或地质矿产研究所、经济部地质调查所等新的科研机构,加大对大后方的科技开发。“某一时期”是指(     
A.洋务运动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2024-02-1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洪雅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法历史试卷-初中历史
2 . 2021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相关内容。

材料一

时间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

年7月

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4年1月

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1927年8月1日

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927年10月

创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革命根据地。

1935年1月

会议召开,是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7年9月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940年下半年

八路军发动了 ⑥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1945年

中共七大召开,大会确立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946年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9年4月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材料二

革命道路

马克思主义

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苏联(俄)

在中心城市发动武装起义,夺取全国胜利

中国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造、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选自《坚守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又道路前 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材料三   “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请将材料一表格中划横线部分的内容补充完整。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1927年~1937年,国共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阅读材料二指出中国的革命道路是什么?从中看出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指出在建国一百周年时中国要实现的目标。试分析中国底气十足的原因。
2024-02-0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洪雅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法历史试卷-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材料所述历史事件是(  )
A.女娲补天B.炎黄二帝战蚩尤C.大禹治水D.尧舜禅让
2024-01-26更新 | 24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博兴县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调查历史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政治变局】

材料一:“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1)材料一两段史料反映了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出现了怎样的状况?
(2)观察“春秋一战国形势图”,诸侯并起,战争连绵不断。你如何客观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
【经济发展】

材料三:(图三)铁农具(四)青铜牛尊



(3)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大力发展生产。结合材料三中的图片,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有何影响?
【变法改革】

材料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

材料五:“秦孝公任商鞅。…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4)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结合材料五,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思想争鸣】

材料六:思想文化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在春秋战国这一社会转型时期,学术自由,思想空前繁荣,形成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


(5)材料六中“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一学术繁荣的景象。你能不能列举一个学派及其主张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是祖先传承给我们的丰厚遗产,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2024-01-0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石岩公学初中部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5 .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和源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时,人们称考中进士为“登龙门”,发榜之后,新科进士聚集在京城长安的曲江参加国宴,宴后,这些新科进士还要在大雁塔下题名留念。

材料二:(元世祖创立)这个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首先,为后代的行政划分奠定初步基础。其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有利于国家的巩固与统一。


(1)科举制正式形成于哪位帝王统治时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在当时有何进步性?
(2)唐朝采取哪些措施使科举制进一步完备?
(3)材料二中的“这个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元世祖通过“这个制度”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国家的统一,请举两例说明。
2023-09-25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永顺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春秋争霸实现了区域性统一,客观上有利于历史的进步(     )
2023-09-2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永顺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同学为复习“步入近代”专题,制作了如下思维导图。


   

材料二   1911~1913年,英国25岁以上人口中,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在德国,1911年3425个富人平均每人拥有的财产价值是532万马克,另外161万人的人均财产价值只有2.3万马克,最贫困人口尚不在此列。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出现类似情况。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材料四   《纽约时报》1月14日报道,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多次提议美国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特朗普曾向其高级国家安全官员表示,他不知道这个军事同盟有何意义,他认为这是美国的一个负担。《纽约时报》称,现在,总统对“退出北约”的反复提及,让美国国家安全官员们愈加担心,总有一天,特朗普会因为北约盟友的军费支出达不到他的要求而再次考虑退出。

——摘编自2019年1月16日《参考消息》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该同学完善思维导图中的内容。
(2)材料二反映了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什么社会现象?对此,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对策?
(3)材料三中的两次“战争”分别指什么?
(4)与材料四中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相对峙的是哪一组织?这两大组织的对峙,导致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2023-09-1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帝国以多极简化方式的强力融合,结束了七大战国的裂土分治,使华夏世界获得了统一治权条件下的空前广阔的发展空间。秦,确实是中国帝国时代的开创者。

——摘编自孙皓晖《大秦帝国》

材料二:(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

——摘编自李治安《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三:秦始皇以原来秦国的制度为标准,整齐划一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一些制度,企图尽可能消除由于长期分裂割据造成的地区差异,以利统一。战国时期,各国文字的基本结构虽然相同,但字体繁简和偏旁位置却有差异。秦始皇命丞相统一文字,他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制定小篆,并写成范本,在全国推行。

材料四:



(1)材料一中秦帝国“结束了七大战国的裂土分治”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秦朝实行怎样的地方行政制度?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3)材料三中的“丞相”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统一文字”的作用。此外,秦始皇在经济方面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4)根据材料四,指出长城最东与最西的地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修建长城的目的。上述材料中的这些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2023-09-1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凸显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领导者主要会议主要思想内容

邓小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理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江泽民

中共十六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共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胡锦涛
中共十七大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

中共十九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以下表述,与材料一信息一致的,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信息的,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填“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未涉及”。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②世界贸易组织是处理世界贸易问题的重要国家组织,负责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2001年12月中国加入该组织。(       )
③邓小平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继任者不断继承和发展,成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
④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材料二   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

材料三   下列表格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制表)

表1:1980年和2017年北、上、广、深GDP对比(单位:亿元)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1980年137311572.7
2017年28000.430133.8621503.1522438.39

表2:1980年和2017年北、上、广、深人均GDP对比(单位:元)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1980年154423751160835
2017年129000124600153118183645

材料四   “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摘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后来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分析材料三统计表回答,深圳国内生产总值(CDP)和人均CDP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2023-09-16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是根据头盖骨化石复原的某原始人头像,该原始人(     
A.是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
B.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C.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
D.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大
2023-09-14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