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75 道试题
1 .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能力。下面是有关秦始皇的两则材料。

材料一: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材料二:秦王贪狼暴虐……穷困万民,以适其欲……劳罢者不得休息,饥寒者不得衣食,亡(逃跑)罪而死刑者无所告诉,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天下坏也。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个观点(或独立提出观点)加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不少于100字)
2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又是一部民族抗争史。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什么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材料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台湾于什么条约中被割占?此条约与之前清政府同列强签订的其他不平等条约相比,列强新增了什么方式来榨取中国?

材料三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材料四   4.5亿,是个意味深长的数字,也许经过核算,也许根本就是对国人的侮辱。合计当时大清国每人一两。老太后的一时糊涂,板子却打在大清国每个子民的屁股上。

——《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评价?材料四是对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评述?该不平等条约中哪一条款最能说明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五   



(4)导致两个辛丑年不同局面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023-10-0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公元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对后来的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知识梳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根本原因封建统治(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颁布文件《权利法案》《A》、1787年宪法《人权宣言》、
《拿破仑法典》
确立政体B共和制(联邦制共和制)共和制
影响的共同点C
(1)请将表格A、B、C处补充完整。
【解读史料】

材料一:从某种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先决条件。

——摘自《从〈权利法案〉看英国革命》


(2)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简析《权利法案》的颁布对英国产生的巨大影响。
【评述人物】

材料二: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这些改革意味着进步,或至少意味着维新。虽然各地极为不安的既得利益集团反对这些变革,但变革也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三:拿破仑在致力于稳定法国秩序的同时,还试图统治整个欧洲。拿破仑的军队征服了伊比利亚和意大利半岛,占领了荷兰,使奥地利和普鲁士军队遭受到了羞耻的失败。拿破仑任命自己的兄弟和其他亲戚统治被征服地区,强迫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与自己结盟并承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3)请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对拿破仑进行简要评述。(要求:对历史人物评价要全面客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2023-10-01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17—18世纪,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来临,美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张老师以此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走近场景——追忆历史事件】
(1)从下面两幅图片中任选一例,为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写出简介。

任务二【解读史料——对比法律文献】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独立宣言》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

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人权宣言》


(2)概括上面两部法律文献所反映的共同思想及其产生的共同影响。
任务三【观察图示——评述政治制度】

(3)以上示意图确立的政治制度是在什么背景下形成的?
任务四【评价人物——论证历史观点】

“华盛顿确实大有做国王的机会,但他最终辞职,拒绝做国王。这里华盛顿不贪恋权力的个人品德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约翰,亚当斯

“拿破仑致力于扫除旧秩序,贵族和教士失掉了他们的特权。拿破仑大军开到哪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宗教宽容的原则就传播到哪里。”

——欧洲史学家


(4)请从上面任选一个观点,结合具体史实对历史人物进行简要评述。
2022-12-0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雷州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近代欧美社会的发展,改变着自己也影响了世界。初三(1)班同学以“欧美文明进程”为主题进行了探究性学习,请你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解读史料——分析经济转型】

材料一:封建主在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庄因里有手工作坊、磨坊和烤面包坊等,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二:土地贵族凭借着对土地的垄断权将土地出租给租地农场主,使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实现了土地的资本化。在此基础上,英国农村出现了以土地贵族—租地农场主—农业工人为主体的三层式社会结构。

——秦元旭《18世纪英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比较封建庄园和租地农场的不同之处并简述租地农场出现对欧洲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任务二【绘画鉴赏——挖掘思想内涵】
(2)艺术作品反映社会现实。请从社会风貌和艺术价值两方面解读下面名画。

意大利拉斐尔《椅子圣母像》
任务三【解读史料——认识强国之路】

材料三:英国从1688年之前的一个欧洲二流国家壮大为1763年西方世界的头号强国。近代早期英国崛起为世界顶级大国的历程揭示了某些历史规律:任何国家崛起必须具备些基本要素,如持之以恒地推行国家战略,就像英国贸易、殖民地和海军组成了一个“良性三角”,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保证了英国的长期优势:如合乎民意的政治体制等。

——摘编自计秋枫《近代前期英国崛起的历史逻辑》


(3)根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国家崛起的基本要素”在近代前期英国崛起中的重要作用。
任务四【评价人物―论证历史观点】

“华盛顿确实大有做国王的机会,但他最终辞职,拒绝做国王.这里华盛顿不贪恋权力的个人品德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约翰・亚当斯


(4)请结合具体史实对历史人物进行简要评述。
2022-12-1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李老师以“探秘秦朝”为主题,设计了以下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研读材料―分析统一条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统一六国所具备的有利条件。
·秦地处中国西北部的渭河流域,这一地理位置本身有助于秦国获得胜利,因为渭河流 域大部分地区易守难攻。秦统治者可以进攻其他国家而无后顾之忧……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的公元前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秦军的战绩是全胜58次,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4次,败北3
·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各地经济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任务二【剖析现象―寻找历史经验】


(2)观察下面图片,指出秦巩固政权的措施的有益之处。
图一图二图三

任务三【评述人物―形成历史认识】


(3)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自古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请结合下列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150字的历史小短文,评价秦始皇的功过是非。

不同朝代的文献中有关秦始皇的论述(部分)

朝代作者及文献有关秦始皇的论述
西汉费贾谊《过秦论》焚文书而酷刑法.以暴虐为天下始
西汉司马迁《史记》一法度街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战
李贽《藏书》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2022-11-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以下是民国某一法律文件的部分内容: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

第五十四条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宪法未施行以前,本约法之效力与宪法等。

材料三   初中历史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评价(部分)

北洋政府时期辛亥革命后专制政体于此告终,共和政体于此开幕矣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辛亥革命后帝制告终,民治开始

——摘编自《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辛亥革命评价的“变”与“不变”》

材料四     毛泽东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

评述文献
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辛亥革命……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没关系。《民众的大联合(三)》
19198月)
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9273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武昌起义爆发前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进行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出自哪部法律文献?该文献体现了什么政治原则?在中国历史上有何地位?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你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请说明理由。
2022-11-09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段考历史试题
8 . 17—18世纪,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来临,美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张老师以此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解读史料——对比法律文献】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独立宣言》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

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人权宣言》


(1)概括上面两部法律文献所反映的共同思想及其产生的共同影响。

任务二       【评价人物——论证历史观点】

“华盛顿确实大有做国王的机会,但他最终辞职,拒绝做国王。这里华盛顿不贪恋权力的个人品德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约翰,亚当斯

“拿破仑致力于扫除旧秩序,贵族和教士失掉了他们的特权。拿破仑大军开到哪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宗教宽容的原则就传播到哪里。”

——欧洲史学家


(2)请从上面任选一个人物,结合具体史实对其进行简要评述。

任务三       【观察图示——评述政治制度】


(3)以上示意图反映的是美国政体的什么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
2022-11-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滨州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法制•法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法的形成和发展

①罗马共和国早期只有习惯法,由贵族担任法官进行审判。
②《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私犯):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唱侮辱他人的歌词的,处死刑。
③《十二铜表法》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52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命编纂委员会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⑤《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⑥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1)历史史实是客观发生的事情,历史解释是对客观史实的看法、评价等。请将材料一内容进行分类。(填序号)
属于历史史实的是:______
属于历史解释的是:______

材料二   以下是与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的法律文献。

文献1文献2文献3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
(2)说出材料二中三则文献的名称,并从中任选一则文献,对其进步性展开评述。

材料三   2021124日,我们迎来第八个国家宪法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把实施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位置,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工作,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新华网


(3)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依法治国的认识。(一条即可)
2022-12-0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思想文化的演进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主要派别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选贤任能;提倡节俭

儒家

孟子

仁政法国,民贵君轻

道家

庄子

顺其自然,独立人格

法家

韩非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材料二:武帝治下,儒学在朝中受到尊崇,而武帝却往往被指责为具有法家之风,武帝认为任用饱读儒家经典之士有利于君主,因为他们自律、利他、识礼、循规,而且忠于上司。因此,他建立了一种用儒家经典来培养未来官吏的国家教育体系,建太学,聘用博士讲授五经《易》《书》《诗经》《礼》和《春秋》。

——(美)伊佩霞《剑桥中国插图史》

材料三:忽必烈认识到儒学作为治国之“道”的价值,儒学成为官方学说受到推崇。他“行汉法”,任儒臣。在文化方面,对汉族传统的儒家思想进行尊崇,包括建立学校、修建孔庙等。

——摘编自《中国通史大师课》等

材料四:清朝统治者将儒家思想作为官方意识形态。清帝格外尊重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学,康熙帝首次南巡,目的之一是到曲阜祭孔子庙;他命令儒臣编纂经书,认真学习儒家经典,悟出追求稳定、修身治德、民为邦本等都是治国的重大问题。

——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初二历史第8页共8页

材料五: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贵一道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州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众讥评。其于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娱;其接物也,中国美谦屈,而西人务发舒;中国尚节文,西人乐简易。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祸灾也,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

——严复《论世变之亟》1895年2月

材料六


《新青年》中对民主观念类词汇(含民主、民治、德谟克拉西等)评价倾向频度数据

卷数

正面评价

中性评价

负面评价

合计

1915.9-1918.6

85

63

3

151

1918.7-1921.4

224

125

58

407

1921.5-1926.7

95

180

703

978

——摘自金观涛、刘青峰《中国近现代观念起源研究和数据库方法》


时间报刊总数发表社会主义内容的报刊
1918年以前26030
1918-1922280220

——据杨奎松、董士伟《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统计


(1)根据材料一表格内容,提炼一个与之相符的时代主题。
(2)据材料二说明西汉“儒学在朝中受到尊崇”的表现和原因?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元、清两朝进行思想文化建设的共同特点。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历史,结合社会背景谈谈严复对待中西文化态度。
(6)根据材料六两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关于史料大数据统计所反映的社会思潮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有明确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论证,史实正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2-11-0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深圳福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