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63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有学者这样评述:“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新生的资产阶级的首次登台表演,虽然结局惨烈,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具有堪称划时代的意义”。

材料三: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出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期间兴办的一个著名企业。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的“划时代的意义”是指什么?戊戌变法结局惨烈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推翻中国“千年专制”的事件是什么?指出中国近代革命的任务及孙中山开出的解中国“千年专制之毒”的解药。
2022-01-2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欧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独特的文明发展进程,改变着自己,也影响着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
【赏析名作】
(1)从古代希腊、罗马到近代欧洲,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成果。请从下面两组图片中分别选择一项成就加以介绍,并归纳两组成果所体现的共同思想内涵。

一组 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二组 近代欧洲文艺作品


     

《荷马史诗》             十二铜表法                 《神曲》            《蒙娜丽莎》


【构建体系】
(2)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请分别写出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并简述①②③④之间的内在联系。

【解读人物】
(3)在欧洲历史舞台上能人辈出,他们有的居功至伟,也备受争议。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例结合史实加以评述。
A: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好战的将领”“贪婪的侵略者”“文明的传播者”等。B:1992年是他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总结规律】
(4)以史为鉴,总结出推动欧洲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因素。
2021-09-2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等一批杰出的帝王都曾经在各自的朝代做出巨大的贡献。对此,某校七年级(3)班的同学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探究,请你也参加进来吧。
【探帝王评述】

评述一 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他统一了中国的……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评述二 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使西汉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


请回答:
(1)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评述一中的“……”处应该填写什么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从政治上、经济上采取什么措施来实现“大一统”?
【比帝王不同】
(3)比较是我们学习历史最常见的一种方法,试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有何不同?
【赞帝王功绩】

(4)请用一句话对秦始皇和汉武帝作一个评价。
2021-09-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康熙帝曾评价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下列对康熙帝的评述正确的是
A.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事务B.御驾亲征,击败噶尔丹
C.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D.册封五世达赖和班禅
2021-08-2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感受外国人笔下的中国历史,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十五世纪,中国皇帝发动了七次大规模的远洋探险,远航船队历经东南亚、印度、波斯湾和东非的多个港口。

——摘自(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摘自(美)基辛格《论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一叙述的历史事件发生于哪个朝代?当时率领船队七次远航的是谁?
(2)七次远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3)七次远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二评述的是清朝时实行的什么政策?材料中“仅限于□□一处口岸”空缺处所指的口岸名称是什么?
(5)清朝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是什么?简要评价这一政策。
2021-04-2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评价历史人物。

隋炀帝在位期间,将科举制度(科举制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正式归为国家政策,对后世有重大影响,此后历代均以科举而选拔人才,隋唐大运河是世界史上最长的运河。隋炀帝即位后几乎每年征发重役。仁寿四年十一月,他为了开掘长堑拱卫洛阳,调发今山西、河南几十万农民;次年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役使丁男多达两百万人。十余年间被征发扰动的农民不下一千万人次,平均每户就役者一人以上,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简要评述隋炀帝。
7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等一批杰出的帝王,都曾经为各自的朝代作出巨大的贡献。对此,某校七年级(5)班的同学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探究,请你也参加进来。
【探帝王评述】

评述一   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他统一了中国的……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评述二   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使西汉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


(1)请结合评述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推行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西汉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
【比帝王不同】
(3)比较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试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之处。
【赞帝王功绩】
(4)请用一句话来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
2020-12-2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东部地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中国近代和现代的人们一直在不断探索救国救民和发展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第二次灾难性战争后,清政府采取了什么自救运动?对发展中国近代企业提出“求富”主张起到什么作用?第三次战争后知识分子进行了怎样的救国图强的探索?

材料二   李泽厚先生对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如下评述:“启蒙性的文化运动” 与“救亡性的政治运动”的关系是“相互促进”“一拍即合”“彼此支援”“相碰撞而又同步”。遗憾的是,这种局面并没有延续多久,严峻的危亡局势和剧烈的现实斗争,迫使政治救亡全面压倒了思想启蒙。


(2)材料二中的“启蒙性的文化运动”和“救亡性的政治运动”分别指什么?这两个重大事件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材料三   五四运动后,《新青年》编辑部从北京迁回上海。上海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以此为阵地,进行社会革命和唯物史观的宣传。1920年七八月间,上海的马克思主义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促使革命思想和全市工人运动有效地结合,并积极推动北京、武汉、长沙等地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为正式建党做准备。

——摘编自熊月之等《中共“一大”的历史空间》

材料四   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和引领下,在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共同行动下,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前仆后继,共御外敌。……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的原因。材料四中“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共同行动”是在哪一条战线指引下开展的?

材料五   费正清和迈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第一部分的标题就是“效仿苏联”。我国学者武力也指出:“从1953年开始,中国同时走上快速工业化和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道路”,“接受了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4)材料五中,1953年中国走上“快速工业化”的标志是什么?“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020-07-1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潍坊高密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一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在长安城的外来居民的数量相当大,有许多大食人、波斯人、天竺人。”

——美国学者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新加坡)李光耀

材料四   (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摘自(美)基辛格《论中国》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一中所述状况的社会原因。
(2)分析材料二,据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主要表现及政策原因。
(3)材料三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明朝政府这一做法的目的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政策。
(5)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020-08-0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陇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伴随着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并逐步发展,欧洲开始酝酿重大变革。某班同学以此为线索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一起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结构图示一一梳理历史线索】
(1)请根据下面示意图的发展线索,把①②处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任务二   【对比事件一一形成历史理解】

(2)概括示意图中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共同之处及它们对欧洲发展产生的影响。
任务三   【阅读史料一一简评历史人物】
(3)阅该下面名人名著的评述结合具体史实,任选其中一位人物做简要评价。

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正是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才使他成为合众国的“国父”。

——易中天著《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虽然各地极为不安的既得利益集团反对这些变革,但变革也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任务四 【总结归纳一一探寻历史规律】
(4)综上所述,归纳推动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共同因素。
2020-05-20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