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某中学举办“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和建国70周年”主题展览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完成活动设计的部分任务。
【做年代尺】

(1)写出年代尺中A处的阶段名称。在年代尺中,任选一个未标注事件的时间节点写出节点事件。
【图文解说】

栏目一开天辟地、探索新路





图一李大钊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图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图三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示意图


(2)请你运用以如图文信息,写一段与栏目主题相符合的解说词。(要求:图一、图二联系,图二、图三联系)

栏目二时代先锋、筑梦中国





图四焦裕禄图五王进喜
赞誉: B 赞誉: C


(3)“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根据时代先锋人物的突出事迹,完成B、C的填写。
(4)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请写出以上时代先锋人物身上体现的精神。
2020-01-2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广西河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测试(2)
2 . 中俄(苏)两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俄两国革命道路有何不同。请模仿小军对俄国革命道路的解说,帮小芳将中国革命道路开辟的解说词补充完整。
小军: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爆发,开辟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小芳:        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2)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3)邓小平说“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的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苏联的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2020-08-0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中国、苏俄 (联) 两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此进行学习和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步骤一 活动探究】

活动一:对两国革命道路的探究



要求:模仿小军对俄国革命道路的解说,帮小芳将中国革命道路开辟的解说词补充完整。

活动二:以两国建设道路的探索为研究对象,结合以下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1)根据活动一把小芳的话补充完整。
(2)邓小平说“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的是什么?邓小平说“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指的是什么模式?
(3)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成功地借鉴了苏联的很多做法,但也有自己的创新,同时也出现过严重失误。请就“成功借鉴”“创新”和“失误”各举一例。
【步骤二 感悟提高】

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经济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今天我们在收割那几十年的苦果,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

——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苦果”的根源是什么?为此,苏联付出的最沉重的代价是什么?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应该从中吸取哪些历史教训?
2019-02-0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等三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探究题】

丹江口市某中学历史老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组织同学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活动任务。


活动一:【目录整理梳理框架】

下面是教育部新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的部分目录



(1)材料中目录不完整,请根据所学知识,将目录补充完整,并说明理由。
活动二:【关注细节请你纠错】
(2)以下是小明观看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阅兵式写的关于阅兵方阵的解说词,请你找出其中的三处错误并纠正。

英模方阵解说
“东北抗联”英模部队方队①国民党联合各路抗日武装组成的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英模部队方队②平型关大捷是新四军取得的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英模部队方阵③在华中举行的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改为        
        改为        
        改为        活动三:【国共合作共同抗战】
(3)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国共两党作出了相同的反应是什么?写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例著名的战役。

活动四:【亲历遗迹谈谈感想】



(4)请从上面三个图中,任选一个历史遗迹,结合相关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2020-04-1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丹江口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电视节目《百战经典·伟大的会议》对下图这样解说:“一座城市,因为一次重要会议与红色结缘;一座小楼,记录着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一次会议,从此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解说词中的会议是指
A.中共二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6 . 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材料一


材料二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基本上会出现混乱局面。但在混乱中,各民族却相互融合。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于是各民族政权之间呈现相互并立之势,形成割据分裂局面。但在割据中却有不少交往,有统一的愿望、因素和趋势。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呈现统一局面下的民族大融合状况。

——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判断材料一中图一、图二所示地图为哪个中原王朝?并指出图一、图二分别属于材料二中“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发展模式”的哪一种模式?

材料三同学们收集的图片



[示例]唐蕃会盟碑在唐穆宗时所立,见证了唐与吐蕃的友好关系。[解说词]
(2)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参照图三示例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图四配一段文字解说。

材料四

地区史实
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以后,___①___把军队分派到各地屯田,开辟出大量荒地;并派汉族农民携带耕牛、农具,去高山族村社传授农业生产技术。
西藏册封达赖和班禅;1727年,设置_________,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3)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四中的空格处补充完整,并从材料四中任选一个地区,概括相关史实的历史意义。

材料五   康熙时,天山北路的蒙古族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在俄国的唆使下,发动叛乱,越过天山攻占回部,并向东进攻,占领了青海、蒙古许多地区。……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在多次战役中打败噶尔丹,平定了叛乱,……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4)根据材料五,归纳噶尔丹分裂阴谋不能得逞的主要原因。此后,清政府设置机构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机构的名称。
(5)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2019-09-2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中国、苏俄(苏联)两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此进行学习和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步骤一 活动探究
活动1 对两国革命道路的探究

(1)要求:模仿小芳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解说,帮小军将俄国革命道路开辟的解说词补充完整。
活动2 以两国建设道路的探索为研究对象,结合以下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2)材料中“列宁的思路”是指什么?“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十年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我们成功仿效了苏联的很多做法,但也有自己的创新,同时也出现过严重失误。请就“成功仿效”“创新”和“失误”各举一例。
步骤二 感悟提高
(4)比较两国探索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你得到的最大启迪是什么?
2019-03-0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阜阳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话说运河》有句解说词:“阳刚的一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才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关于构成“人”字这“一捺”解说错误的是
A.中心在洛阳
B.分为四段
C.东西走向
D.沟通五大水系
2019-06-24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九年级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9 . 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李宏宇在学习中国、苏俄(苏联)两国的历史时,发现有很多异同点,请你参与进来。
【革命道路比较】

(1)请模仿小军的解说,帮李宏宇将中国革命道路的解说词补充完整。
【建设道路比较】

材料一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二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2)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与苏联建设工业化道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改革道路比较】

材料三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大声疾呼要对国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由于经济改革阻力太大,成效低下,戈尔巴乔夫又仓促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迅速蔓延,罢工浪潮此起彼伏,反对党纷纷成立,民族分离、国家分裂势力迅速抬头。

(3)依据材料三说说两国改革的结果如何?两国不同的改革结果分别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4)比较两国探索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2019-05-25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淄博2019届九年级学业考试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
2019九年级下·湖南·专题练习
10 . 中国、苏俄(联)两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此进行学习和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步骤一活动探究】

活动一   对两国革命道路的探究



(1)请你模仿小军对俄国革命道路的解说,帮小芳将中国革命道路开辟的解说词补充完整。

活动二   对两国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2)材料中“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是指实施了什么政策?“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一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成功地借鉴了苏联的很多做法,但也有自己的创新,同时也出现过严重失误。请就“成功借鉴”“创新”和“失误”各举一例。
【步骤二感悟提高】
(4)比较两国探索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你得到的最大启迪是什么?

2019-05-15更新 | 2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4月2019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大联考(湖南)-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