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55 道试题
1 . 探究历史的真实。文献资料、实物资料是我们探究历史真实的载体,是我们论从史出的依据。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投降的人),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月氏王)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匈奴)。汉方欲事灭胡(匈奴),闻此言,因欲通使(月氏)。道必更(经过)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史记•大宛列传》


       材料二:开凿于初唐的莫高窟第323窟绘有张骞出使西域图。该图讲述的故事是汉朝军队击败匈奴,获得两尊金人,却不知道这是什么神,皇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寻访金人的来历。

                                   ——沙武田《角色转换与历史记忆--莫高窟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的艺术史意义》


       材料三:2015年底江西省南昌市汉武帝之孙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震动全国。墓中出土了有孔子及其弟子画像、生平故事的屏风和竹书《论语》等珍贵文物上万件。

                                                                                                         ——摘编自相关考古发掘报道


       材料四: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材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1)材料一中“天子”是谁?“骞以郎应募,使月氏”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一《史记》的作者是谁?该书的历史地位如何?
(2)依据材料二,皇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材料三出土文物反映了墓主人喜好什么思想?这可能与汉代哪一项政策有关?该政策带来了什么影响?
(3)据材料四判断,材料一和材料二哪则材料更可信?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不同的史料以探求历史的真实?
2024-01-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石岩公学初中部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人遗址,是一个很大的洞穴堆积,最早是在 1921年被发现的,正式发掘从1927年开始。1929年,发掘工作由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独立主持,他于当年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之后这里陆续出土了 200多块属于40多个北京人的骨化石以及近10万 件石器、大量的灰烬和100多种动物的骨化石。北京人的 发现,在世界考古界有着重大意义。北京人遗址成为闻名世界的古人类遗址。

材料二   我国是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发现的重要地区之一。……我国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有数十处,范围北起辽宁,南及云南,西至陕西,东到安徽。其中,黄河、长江两大河流域分布较为密集。


(1)北京人生活的年代,根据测定,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之间,这说明了什么?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灰烬和100多种动物的骨化石又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北京人遗址为什么会“闻名世界”。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早期人类分布的特点。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21年是殷墟妇好墓考古发现45周年,该墓共出土礼器、乐器、工具、生活用品、武器、马具、艺术品、杂项八大类青铜制品468件。由此可以推论出商朝时(     
A.农业落后,未出现青铜农具B.技术进步,青铜器品种多样
C.战争频繁,武器均用青铜铸造D.社会发展,广泛使用青铜制品
2023-01-12更新 | 128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以下为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的有关北京人的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发现的动物化石:周口店遗址第一地点出土的动物化石最多,分别埋藏于猿人洞沉积物不同的层面中。……北京猿人遗址第8层和第9层中,出土的食肉动物化石占绝对优势,有剑齿虎、棕熊、洞熊、西藏黑熊、中国鬣狗、狼、豺豹、猎豹等17种。还有非食肉动物如猴子、肿骨鹿、葛氏斑鹿的化石,以及三门马、燕山犀、羊、河狸、德式水牛等动物化石。

材料二   发现的骨器:在北京猿人洞穴堆积物中,发掘出不少破碎的兽骨。有许多鹿角分割成两段,斫痕清楚,显然是加工过的。截断的鹿角根粗壮而结实,可以做锤子用。遗址中出土的完整的鹿的头骨有成百件。

材料三   发现的石器:北京人遗址共出土了大约十几万件石制品。……石器种类多,主要有刮削器(占总数的75.2%)、尖状器(占总数的13.7%)、砍砸器、雕刻器等。考古系统研究出制作石器的方法:锤击法(最常用)、砸击法、碰砧法。……

材料四   发现的用火遗迹: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和其他用火遗迹。灰烬最厚的达6米。灰烬成堆成层分布,含有烧过的朴树籽、木炭、烧石、烧过的鹿角和各种动物骨骼。


(1)北京人使用过哪两种类型的工具?
(2)请举出两种北京人制作工具的方法。
(3)请举出两种北京人可能吃的食物。
(4)北京人是群居还是独居?并请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5)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研究北京人的主要证据来源是什么?
2023-01-1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134团一中2019-2020学年(五四制)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山西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是我国2010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下列物品最有可能出土于墓葬的是(     
A.青铜器B.铁农具C.唐三彩D.石佛像
6 .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发掘,是近几年考古界重要的成果,该墓出土了青铜器、铁器、纺 织品、竹简、编钟等各类珍贵文物1万余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汉初年分封诸侯B.西汉书写工具大量使用“蔡侯纸”
C.竹简当时还是重要的书写材料D.汉代铁器应用广泛
2021-09-23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武陟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成边,在渔阳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该斩首,情急之下,揭竿而起。但据1975年湖北云梦出土秦简记载,因大雨延期,根本不会斩首。由此可见
A.史学研究需要多重证据B.《史记》内容均需考古证实
C.历史真相永远无法还原D.秦简记载内容完全真实可信
2022-01-26更新 | 1063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19届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8 . 以下为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的有关北京人的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发现的动物化石:周口店遗址第一地点 出土的动物化石最多,达98种,这些化石分别埋藏于猿人洞沉积物不同的层面中。北京猿人遗址第8层和第9层中,出土的食肉动物化石占绝对优势,有创齿虎、棕熊、洞熊、中国鬣狗、狼、豺豹、猎豹等17种。还有非食肉动物如猴子、肿骨鹿、葛氏斑鹿的化石,以及三门马、燕山犀、羊、河狸等动物化石。

材料二发现的骨 器:在北京猿人洞穴堆积物中,发掘出不少破碎的兽骨。有许多鹿角被分割成两段,斫痕清楚,显然是加工过的。截断的鹿角根粗壮而结实,可以做锤子用;截断的鹿角尖,据分析是做挖掘工具的。

材料三发现的石 器:北京人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制品。石器种类多。主要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雕刻器等。考古系统研究出北京猿人制作石器的主要方法是:锤击法(最常用)、砸击法、碰砧法。

材料四发现的用火遗迹: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四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和其他用火遗迹。灰烬最厚的达6米。灰烬成堆成层分布,含有烧过的朴树籽、木炭、石头、兽骨。


请回答:
(1)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北京人使用过哪两种类型的工具?
(2)材料三中,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方法反映了他们生活在什么时代?
(3)据材料四,请列举出两种北京人可能吃的食物。
(4)据材料,北京人是群居还是独居?请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5)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研究北京人的主要证据来源是什么?
2021-10-0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文物是历史的活化石,是传承文化的物质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图一名为“人面鱼纹彩陶盆”,请写出该文物所属的原始农耕居民的名称。该文物出土于我国哪一流域?
(2)图二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图三出土于殷墟,我国已知年代最早的文字,请分别写出它们的名字。这两张图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朝代的文明成就?
(3)图一是考古发掘出的“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什么时代?据图二和图三回答,代表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是什么?
(4)综合以上探究,写一写我们应如何对待文物?
10 . 判断题

目前,世界农学界几乎都认为,粟的种植是中国人的首创。我国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粟,是出土于内蒙古兴隆洼遗址的炭化粟,经测定距今约77008000年。此后,西安半坡原始居民,也大量种植粟。半坡遗址发现了窖藏和罐藏的粟子。日本农学家认为,大约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到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的,请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涂“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涂“未涉及”。
(1)中国对世界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半坡居民已能够制造多种多样的陶器
(3)考古证明,半坡人已经懂得储藏粮食
(4)我国发现的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粟,出土于内蒙古兴隆洼遗址
(5)世界上少数农学家认为中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2021-08-2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垫江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学业考试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