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58 道试题
1 . 文物、遗址、老照片,隐藏着民族的文化基因,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它见证的是民族的所有光荣、梦想、耻辱与悲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写出图一、图二中文物遗失分别是在哪一次战争中?

材料二



(2)图三漫画与图四照片信息提示的是什么运动?以上四幅图片中哪三幅是第一手史料?
(3)图四中唐胥铁路是中国第一条铁路,却在兴办后不久就拆除了,原因是中国人认为铁路吵闹,会打扰坟墓中死者的安宁;穷乡僻壤必因铁路而染夷风,崇邪教,败坏风俗……此事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着什么现象?为了破除这种现象,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兴起的思想启蒙运动是什么?

材料三   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有学者认为从1840起110年的历史,就是西方侵略的冲击,以及中国有识之士为应对冲击开展的抗争和探索。历次侵略战争都对中国造成了严重冲击,在这样的冲击之下中国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发生了变革,即“冲击——反应”模式。


(4)举出近代史上,“冲击——反应”的相应历史事件(示例:冲击:甲午中日战争——反应:戊戌变法)
2021-10-1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学习历史要培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文明史观和家国情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时空观念】

材料一:下图《中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1)图中A、B、C、D四处是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请判断哪一字母处是厦门?山东省的青岛市是在我国扩大开放的哪一举措中开放的?

【史料实证】

材料二: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

(2)材料二反映的是武帝的什么措施?他颁布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下面是故宫博物院“和平之路﹣﹣丝绸之路文物展”的几件展品。

(3)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这次丝绸之路文物展确定的主题是和平之路?

【文明史观】

材料四:左图是日本士兵枪杀南京平民的照片;右图漫画反映的是日本国内一股潮流的心态现状。(注:靖国神社是供奉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战犯的场所)。

(4)左图反映的是日本侵略者的哪一暴行?

(5)右图反映了日本国内这股势力对待战争怎样的态度?请你写出中国人民对待这一倒行逆施应持的态度。

【家国情怀】

材料五: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衣物书籍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成长,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孙中山遗嘱

(6)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写出孙中山为“求中国之自由平等”亲自参与的一次历史事件?

(7)孙中山先生的这份遗嘱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情操。

2019-08-06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中考历史一模试题
3 . 国共两党关系是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这样,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共同目标是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

材料二   读下面两幅油画图片。



(2)上述两幅图片放映了国共两党怎样的关系?从“南昌”到“井冈山”,表明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材料三   读漫画图片(如图)。



(3)如图漫画反映了哪一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漫画中“两锤”比喻国共两党)?结果如何?

材料四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1945年8月14日


(4)材料四是某电报电文内容的一段,试根据材料判断这封电报是谁发给谁的?接收电报的人是如何应对的?取得了什么成果?

材料四   读老照片(如图)。



(5)依据图照片材料指出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6)你认为应该建立怎样的国共关系?
2020-01-2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绘画和照片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请阅读下面几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1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条约签订时的场景?是在近代哪一场战争战败而签订的?西方列强发动这一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一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图2是画家对中国近代一场战争后感叹于中国命运而画的一幅漫画。漫画反映当时中国面临怎样的局面?这一局面是大清国在哪场战争战败后形成的?这一战争战败后,大清国与列强签订了什么条约?在这一时期,美国为侵略中国提出了什么政策?
(3)图3是中国与西方列强签订哪一条约的场景?写出这一条约中最能表明“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的内容。
(4)中国在近代以来社会性质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史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019-11-1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四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中国近代史留给我们的沉重感受就是屈辱。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设立在南京静海寺,陈列馆分为“硝烟北移,寇入长江”“媾和议约,丧权辱国”“沧桑百年,毋忘国耻”三个部分,陈列图片、史料、照片、实物173件,还陈列我国1842年至1949年期间被迫签订的1050多个不平等条约。


(1)《南京条约》中,中国哪一领土被割让?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个国家?1899年,美国提出的什么侵华政策加剧了中国的国耻?

材料二   (哭泣的遗迹)



(3)上述图片控诉了哪些国家的什么罪行?

材料三   甲午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


——顾明义主编《中国近代外交史略》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刚刚兴起的岛国”是哪个国家?并说出材料三中漫画描绘的情形是在哪一条约的刺激下出现的?在这一条约中出现的侵略中国的新方式是什么?
2020-12-1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武城实验中学八年级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某同学搜集有关二战人物的史料,下列最有说服力的是(        
A.照片《丘吉尔视察英国伦敦被炸地区》B.电影《大独裁者》
C.小说《斯大林的信》D.漫画《希特勒用鲜血粉刷地球》
2019-04-2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人民的抗争史
以下是某摄影爱好者游历历史文化遗迹时拍下的照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李宏同学用这三张照片作为素材办了一份历史手抄报,请你为这份手抄报拟定一主题名称?

(2)任选一位照片的历史人物,用你自己喜欢的形式(如漫画,对联,杂文,诗歌,故事,历史短剧等)简介其主要事迹。(要求:符合选择形式的基本要求;史实详尽,真实;语言清晰,想象合理)
(3)当你某天旅游到这些雕像前的时候,你会有哪些感想?
8 . 以下是与周恩来总理有关的两幅照片,请你回答:

(1)图一反映的是______________;(会议名称)周恩来总理提出了______________方针,打破了会议僵局,推动会议圆满成功。
(2)图二名称为“历史性的握手”,它指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请再举出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两件大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2-0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面对民族危机,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救国、强国的责任。李老师以此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释读图片--见证时代呼声】
(1)观察如图两幅图,分别简述中华民族面临怎样的历史困境?

任务二:【研读史料——关注思想内涵】
(2)下面知识分子的言行反映了怎样的思想主张?简述他们掀起的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

陈独秀: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一切的黑暗。

蔡元培: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胡适:著有《文学改良刍议》,主张文学革命,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 “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

鲁迅: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号召人民推翻“黑漆漆”吃人社会。


任务三:【聚焦热点--进行实践探究】
(3)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某班同学进行相关研究,确立了如图的研究主题,并在图书馆检索到下表中的信息材料,请选择一个研究主题和对应的一则材料,说明你选择材料的理由。
①照片
1919年5月4日学生游行照片:美国人拍摄,照片中学生手持标语“青岛是我们的
②报刊
《每周评论》:五四运动期间重要刊物,对五四学生游行、上海工人罢工等均有详细报道。
③专著
《五四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了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包括“从欧化”到“以俄为师”“从放足到服饰革命”等章节。

(4)综上所述,谈谈“五四精神”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2022-04-2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下列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在不同时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主人公是谁?这一照片摄于哪一年?
(2)图(二)所示为万隆会议场景?中国为促进此次会议成功,提出了什么方针?
(3)图(三)所示记录了哪一重大历史时刻?它发生在哪一年?
(4)图(四)反映的是发生于1972年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5)你认为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2-08-0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