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90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材料二: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九一八事变纪念碑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023-09-2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永顺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文件。文件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摘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文件名称?指出各国如何实现打败法西斯这一个共同目标?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随着科技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时间、空间距离大大缩短;第二,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积极寻求国际合作;第三,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第四,生产力的大幅提高。

——摘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世界贸易组织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的10年里,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世界贸易组织已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组织。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回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原因及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材料三   战胜疫情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合作。人心齐,泰山移。习近平主席指出,在应对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过程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病毒不分国界、不分种族,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维护人类共同家园。面对人类的共同敌人,某些西方国家却傲慢自大、隔岸观火、作壁上观,少数政客和媒体到处煽风点火,甚至希望他国彻底失控,对他国落井下石和进行污名化攻击,既不道德,也不负责任。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在疫情面前最需要的是团结。

——摘自张政文《在携手抗疫中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3)根据材料三,概括国际社会怎样才能战胜疫情。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就当今世界各国应如何应对全球性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2023-02-1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4 .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校长是谁?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材料二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九一八事变纪念碑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材料三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四   1946年6月,国民党调集20多万兵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随后国民党又以重兵大举进攻华东、晋冀鲁豫、晋察冀、东北等解放区,扬言用3至5个月的时间,消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政权垮台。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4)国共两党关系有分有合,你认为影响国共两党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023-01-0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攸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下列表格反映了建国初期的经济现状,对此理解不恰当的是(     
  中国(1952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2.37千克4千克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2.76千瓦时10.9千瓦时2 949千瓦时
A.我国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
B.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新中国工业生产虽然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基础仍然薄弱
C.这是我国开始“大跃进”运动的背景,“大跃进”的目标是钢产量赶超美国
D.这是我国制订“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之一
6 .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代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材料二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九一八”事变纪念碑

材料三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023-03-02更新 | 52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6-2017学年福建省莆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7 .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此神州事事新,再无皇帝管人民。”

材料二   20世纪初,《辛丑条约》签订后,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各种革命团体如光复会、华兴会纷纷成立,孙中山又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19061910年,先后爆发了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广西起义等。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而且在于他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与时俱进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斗争方略,毫不妥协同逆时代潮流而动的各种势力进行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使中国从此“再无皇帝管人民”的这次革命发生于哪一年?
(2)结合材料二所学知识,请从社会背景、组织基础、思想宣传方面概括20世纪初中国革命形势高涨的原因(选择一个方面阐述即可)。
(3)阅读上述几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当我们纪念辛亥革命、缅怀革命先驱的时候,可以向他们学习些什么?
2022-08-03更新 | 426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第二学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中国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材料二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材料三   一百多年前,辛亥革命爆发。武昌首先爆发起义,汉口、汉阳的新军随之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随后,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百年后的今天,国家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来纪念这一伟大的革命。

材料四   孙中山早年在香港学医,毕业后做医生。他擅长外科和治疗肺病。孙中山对待病人,真诚亲切,有求必应。通过行医实践,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他决计借行医来积极结识不满清朝统治的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互相议论时政,寻求救国救民道路,开始从事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运动。


(1)材料一中这段话反映的观点是什么?你怎样看待他的说法?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中有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戊戌变法期间开办的“新式学堂”是指?
(3)联系材料三,简述我们纪念辛亥革命的原因。
(4)材料四中孙中山先生放弃从医生涯走上革命道路的历史背景是什么?通过上述材料内容,你认为我们应该向孙中山先生学习哪些优秀品质?
2022-08-02更新 | 214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第一学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马克思《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


(1)材料一中导致清政府“与外界完全隔绝”的原因主要是什么?材料中“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圆明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材料三: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学者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


(2)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战争中?
(3)材料二中的“两个强盗”、材料三中的“树上的伙伴”都是指谁?“果园的主人”指谁?在这一事件中美国扮演了什么角色?

材料四:19世纪60年代,清朝有人提出:“查治国之道,在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4)材料四中观点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在这种观点下,中国的有志之士发起了什么运动?
(5)西方列强一向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何认识?
2022-09-2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它为什么这样引人注目?因为纱厂的创办人是五年前夺魁的状元。


(1)材料一中所述状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办大生纱厂的?他提出了什么口号?你如何看待他弃官回乡办厂这一举动?

材料二   1912—1919年,中国的地主、官僚、商人和资本家兴办厂矿四百七十余家,新厂矿的投资加上扩建增资共计一亿三四千万元,超过1912年以前50年民族资本一亿三千万元的总和。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族工业在20世纪初期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   1919年全国工厂注册情况(单位:家)

江苏(含上海)155浙江42广东33山西3山东31福建3
直隶(含京津)455广西1奉天19湖北19甘肃1其他省3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项目一战前一战后
棉纺厂22家64家
缫丝厂170多家430多家
面粉厂40多家120多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闲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力……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4)造成材料四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022-09-26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