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097 道试题
1 . 14世纪~18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一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材料二:文艺复兴对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沿海地区的影响是航海……到了这个时候,欧洲人的眼界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一个区域里看,要往外看,向海洋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先行者,很快荷兰跟上来,英国跟上来,法国也跟上来。

——陈乐民《歇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四: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人权宣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为画家的达·芬奇,他的绘画代表作是什么(举两例)?达·芬奇等代表人物的活动对欧洲近代化有何重大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行者”中发现美洲的代表人物。随着美洲的发现及后续的殖民扩张,客观上对欧洲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新的政治制度”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原则?)
(4)概括材料四所体现的法国资产阶级的基本原则。请说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内的积极影响。
(5)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推动欧洲社会巨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4-01-1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治为民主提供保障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1)据材料一,指出17、18世纪欧美关于权利诉诸法律的文件,并分析这些文件的共同作用。

材料二:立法推进改革

罗斯福就职后的国会特别会议持续了100天,这次国会通过的立法别美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相应的时期都要多的多,这就是新政的开始,通过新政,美国不仅恢复了它的经济实力,而且恢复了美国巨大的内在活力和创造力。

——周启朋《二十世纪世界史》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核心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史实发生的背景,并分析材料二中这些立法产生的深远影响。

材料三:法与时移则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

——《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材料三中的开辟者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近成果(2017年中共十九大)。据材料三,归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发展的要求。
2023-04-0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由“中国精神”织就的中华民族“精神谱系”,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图1                                                                                                    图2     

材料二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当年的小渔村成为了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大都市,“深圳奇迹”由此诞生。1987年,深圳将“拓荒牛精神”概括为“开拓、创新、献身”;1990年,又提炼出以“开拓、创新、团结、奉献”为核心的“深圳精神”。2003年,深圳市委将“深圳精神”重新概括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其中,开拓创新是“深圳奇迹”的根源,也是“深圳精神”的灵魂。

——高冠龙《开拓创新:深圳的“根”和“魂”》

材料三   “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   决定着中国历史存续与现代命运的精神是什么?……简要言之,无非是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两大主题。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所讲:“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刘成纪《中国精神的传统基源与现代转换》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1、图2所示模范人物的姓名,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两位人物的模范事迹共同反映的时代精神。
(2)根据材料二,指出“深圳精神”的灵魂,并概括“深圳奇迹”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弹一星”精神。
(4)根据材料四,归纳“中国精神”的核心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弘扬“中国精神”的时代价值。
2023-08-21更新 | 46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大大推动了中国革命的步伐,胜利地进行了北伐战争。但是,由于共产党犯下了右的错误,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国民党右派集团1927年背叛了革命。这样,革命统一战线因国共合作的破裂而宣告结束。

——《浅析中国革命统一战线》

材料二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材料三   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不但如此,这个统一战线还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之下。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能胜利的。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和“进行了北伐战争”的部队名称。哪些“国民党右派集团1927年背叛了革命”?
(2)结合所学,分别例举“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爱国将士”“英勇抗击日军”的战例。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概括材料三中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并用材料一、二的相关内容佐证作者的观点。
2023-02-2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铁路的通行……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现代工业已经把家长式的师傅的小作坊变成了工业资本家的大工厂。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1857年6月,近4万起义者开始了3个月之久的艰苦的德里保卫战.英军破城后,起义者坚持了6天巷战,撤出德里城。接着,勒克瑙起义者面对强敌,进行了近6个月的保卫战。……英军又攻入詹西,詹西女王拉克什米·巴依突围后继续作战,于6月19日战死疆场。

——《世界通史》

材料三: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首先,在这个时期,汹涌澎湃的民族统一运动、改革运动和革命运动的浪潮席卷欧洲和北美洲、资产阶级从此掌握了政权。

——《世界史·近代史编》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场革命?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据材料归纳该场革命带来的巨变。
(2)材料二所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个国家?概括该国人民反抗斗争具有的特性。
(3)材料三认为19世纪中叶的时代特征是什么?列举两例说明“改革运动和革命运动的浪潮席卷欧洲和北美洲”。同一时期的亚洲还有哪一场性质相同的改革运动?
(4)结合上述材料,拟一个学习主题。
2023-02-2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汉兴七十余年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   炀帝……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年谷丰稔,百姓安乐。

——《贞观政要》

材料三   玄宗……即位之初,……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等守正之辅,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端士,而近小人。

——《旧唐书·宪宗下》


(1)材料一描述的历史现象与哪一治世局面有关?结合所学,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由于汉初哪一政策的贯彻执行?
(2)材料二中的“朕”指的是哪个人物?依据材料二,造成他“夙夜孜孜”的原因是什么?归纳其统治时期社会局面的具体表现。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玄宗的变化。结合所学,这一变化最终导致了哪一叛乱的发生?这一叛乱给唐朝国势带来了什么影响?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归纳以上治世、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
2023-02-24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二: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全唐诗:寄胡饼与杨万州》

材料三:会同中(938-947年),太后、北面臣僚(官名)国服;皇帝、南面臣僚汉服.乾亨(979-983年)以后,大礼虽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汉服;重熙(1032-1055年)以后,大礼并汉服矣。

——《辽史》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政权?据材料归纳“革易旧俗”的原因和措施。
(2)材料二中“京都”指的是何处?“胡麻”最早是通过哪个通道传入中原?
(3)材料三政权的建立者是谁?“国服”指的是哪一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据材料概述服饰的变化。
(4)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主旋律。
2023-02-2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8 . 近代历史上,中国和日本发生过两次战争。这两次战争中国一败一胜,都给中国带来了深远影响。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该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经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提到的条约是指哪个条约?它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战败原因。

材料二:



美国的一张宣传画,画中文字意为“救援中国”“中国正在帮助我们”

材料三:哪怕日本强盗凶,我们的兄弟打起仗来真英勇。哪怕敌人枪炮狠,找不到我们人和影。让敌人乱冲撞,我们的阵地建在敌人侧后方,敌人战线越延长,我们的队伍愈扩张。不分穷,不分富,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论党,不论派,大家都来抵抗。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的强盗自己走向灭亡,看最后胜利日,世界和平现曙光。

——贺绿汀《游击队歌》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从力量和地位两个方面归纳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这场战争的特点。

材料四:日本军国主义残暴的铁蹄践踏之下,中国不但没有崩溃,反而愈战愈勇,以3500多万人伤亡的巨大牺牲,牵制并消灭了日军大部分主力。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七成仍深陷于中国战场。中国的顽强抵御,推迟了德、意日轴心国的军事联合,使日本在欧战爆发时未能在军事上配合德国;中国艰苦卓绝的努力阻碍了日军的北进图谋,消除了苏联卫国战争的后顾之忧;中国排除万难的相持和远征,打乱了日军的南下布局,避免了法西斯势力的合流。

……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正是要重申历史不可更改的定论,阻止那些和平道路上的倒行逆施。二战胜利成果,世界和平进程,人类公平正义,决不允许任何人践踏。

——摘自任仲平《让我们挽紧和平的臂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

(4)你认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有何重大意义?

2023-01-0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攸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时间会议内容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中共十三大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①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1997年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材料二



三次重要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1)请将材料一表格①②处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并简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2)材料二中的三次会议上确立了哪些党的指导思想?

材料三中国梦,富强梦;中国梦,振兴梦;中国梦,幸福梦……睡狮猛醒巨龙飞腾,中国道路坎坷踏平,万里长城巍巍昆仑,中国精神如日东升。

材料四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说:“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发展任重道远。解决发展问题、改善民生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材料五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首次发出“全面从严治党”动员令,对于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双轮驱动、两翼齐飞,而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我国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意义。
(6)试归纳上述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成果的共同点。
10 .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世纪,城市本身的结构就明确反映出了城市同农村是分离的,每座城市都筑有完全封闭的城墙,并严格把守城门,这一方面是为了抵御外敌的入侵,另一面则是用来将它同周围的农村分离开来;中世纪的城市也是一个自治团体,这种自治同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相对于封建领主统治的自治,另一方面则是自我管理或自我统治……而包围着它的却是一整套以束缚个人自由为特征的封建体系。

——徐亚芳《浅论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条件及特点》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   1751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与城市数量统计表

年份城市人口(万)总人口(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城市数量(个)大城市(万人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1751165.773922%100515.7%
1801348.81075.532%103623.0%
18511119.42087.954%111542.3%

——赵煦《英国早期城市化研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


(2)依据材料二,说出1751—1851年英国城市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早期英国的城市化来之迅猛,使得英国的“城市病”问题愈演愈重。……在一个晴天里站在圣保罗大教堂顶部,居然看不到相隔不远的伦敦塔…泰晤士河变得肮脏浑浊不堪……河流受到污染直接造成的危害就是霍乱。1831年到1832年,全英国有431个城市霍乱流行,2.2万人丧生于此……由于很多来到城市里工作的居民将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泼洒……恶劣的卫生状况使当时英国城市居民的健康大受影响,工业城市工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城市的住房根本容不下那么多从乡村蜂拥而至的人们。只追求利润的商人们快速地在城市的狭小的空地上挤下一个又一个劣质的房屋。仅伦敦过万人聚居的贫民窟就有20个以上,他们使这些贫民窟成为“霍乱国王的巢穴”。

——摘编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


(3)依据材料三,归纳近代英国“城市病”问题的具体表现。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应该如何防止“城市病”,请你写出一项合理措施。
(4)请说明下列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背后的重要历史价值。
历史文化遗产相应说明
哈拉帕遗址例如:为我们了解印度河流域早期文明提供了独特的历史见证
雅典公民大会遗址
但丁故居
自由女神像


(5)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全社会的重视与参与,请你为加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一项合理建议。
2022-10-1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净月高新区华岳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