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春秋争霸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关于春秋时期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
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了,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力量
④维护了周王朝的统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2-06-18更新 | 191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省执信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了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在罗马强盛之前,伊特鲁里亚人、迦太基人以及希腊人都已建立了强大而精深的文明。因此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罗马人吸收甚至是直接仿效了这些文明的许多制度与习俗,尤其是离他们最近的伊特鲁里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尽管其他民族,比如萨谟奈人,总是设法阻止罗马人的扩张,但他们还是被罗马人的武力所征服。

——丹尼斯·舍曼等《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华夏文明和罗马文明所处地理环境的突出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华夏文明与罗马文明发展的异同。
(3)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对古代文明发展的认识。
3 . 下图中的现象反映了中国先秦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B.中国实际处于动荡状态
C.加速了中国封建化的进程D.国家向统一的方向发展
2022-05-23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江西省赣州市九年级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5 . 《三字经》中的“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主要反映了()
A.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B.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C.战争造成的社会倒退D.统一趋势的不断加强
6 .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打破了当时小国林立、各国统治者到处设关置卡的状态。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战争
A.加强了思想文化交流B.推动了国家统一的进程
C.推动了社会生产发展D.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孟子曾说过,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这三宝也成为日后对抗周天下、进行兼并争霸的实力。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地方诸侯拥有政治实体权力B.分封制造成政治权力层层分割
C.血缘政治的影响力十分强大D.诸侯争霸是社会转型根本原因
8 . 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都是(  )
A.先进民族征服落后民族B.友好相处,不断交融
C.民族之间战争连绵D.少数民族臣服于汉族政权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春秋诸侯争霸期间,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周边各部族先进而自称华夏。进入战国后,内迁的各族部落逐步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春秋战国时期的这一变化说明
A.禅让制向世袭制过渡B.社会变革的加速
C.分封制度已逐步瓦解D.民族认同感增强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