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七雄征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0 道试题

1 . 【历史的评价】

材料一

历史人物、事件、现象

历史评价

西周的分封制

有人认为分封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西周的统治范围

有人认为诸侯王具有较大的独立性,造成了后来的分裂割据

诸侯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

有人认为这些战争破坏了社会生产,造成了社会秩序的动荡

有人认为这些战争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国家统一

秦始皇

有人认为他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是千古一帝

有人认为他专制集权,统治严苛

材料二   汉武帝初期,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举荐贤才,给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 以汉武帝这样的雄才大略,还以汉文帝、汉景帝那样的恭俭态度对待百姓,就是《诗经》《尚书》里所称道的上古贤君也比不过他。……汉武帝穷奢极欲,刑罚繁重,横征暴敛,对内大兴土木,对外征讨四方,又信奉神鬼之说,“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很多人被迫作了盗贼,这与秦始皇没有多少不同。

——摘编自班固《汉书·武帝纪》、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十二)

根据材料一,概括历史评价的方法;运用这一方法,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对汉武帝展开评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3-2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七年级同学开展了“历史故事大比拼”活动,小张同学准备向大家讲述“纸上谈兵”的故事。在前期准备时,他需要查阅下面哪一历史事件(     
A.桂陵之战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D.淝水之战
2024-03-2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B.丛林法则,弱肉强食
C.国家逐步走向统一D.物竞天泽,适者生存
2024-03-2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4 . 很多成语典故源自春秋战国时期,其中退避三舍、负荆请罪、纸上谈兵、围魏救赵等成语反映了当时(     
A.经济发展B.战争频繁C.文化繁荣D.社会变革
2024-03-2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这种现象反映了诸侯争霸战争(     
A.促进经济发展B.加快民族交融
C.维护周王权威D.推动文化繁荣
2024-03-1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永川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活力、能量和创造力的时期,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这一时期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是(     
A.铁器牛耕的使用B.政治制度的变革
C.思想学术的繁荣D.诸侯的争霸战争
2024-03-1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楚王问鼎、卧薪尝胆、合纵连横、远交近攻、围魏救赵,这些成语和典故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A.和平稳定B.争霸兼并C.经济发展D.文化繁荣
2024-03-1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北大培文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下列关于长平之战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发生在魏赵之间B.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强秦的进攻
C.赵军40万人被俘D.“纸上谈兵”的成语出自于此
2024-03-1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江油市初中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9 .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材料一   从春秋到战国,中原各国和相邻的周边各族有了频繁往来和密切的联系,华夏族吸收了周边民族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广泛的族群。

如图是历史故事连环画《胡服骑射》,讲的是战国时期赵国赵武灵王的故事。赵武灵王为了改变赵国日渐衰落的状况,改穿胡服,学习骑马射箭,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使赵国强盛起来。
中山国是唯一由戎狄(古时对周边民族的称呼)建立的国家。近年在中山国都城,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青铜器、玉石器、漆器等文物,这些文物游牧民族风格明显,突出了独具特色的游牧民族个性,同时也兼有中原文化的要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区、各族人们加强联系的表现。这些联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


(2)结合所学并依据材料,说说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主要北方少数民族有哪些?这些少数民族认为自己与汉族同祖同宗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   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是以“食肉饮酪”著称的。乳酪制品是北方草原民族的发明创造。中原上古时代也有“酪”,但是和乳酪不是一回事……随着农耕、游牧两大经济文化区的形成和相互交流的展开,草原牧民的饮食习俗也逐渐传入中原。到了北朝,羊肉乳酪竟然被称之为“中国之味”。

——摘编自李根蟠从《<齐民要术>看少数民族对中国科技文化发展的贡献》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从时代背景、中华民族的发展等角度谈谈你对“中国之味”的理解。
2024-03-1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吉星岗二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战争给人类造成深重的苦难,带来难以弥合的创伤。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1)公元前1046年,周文王联合其他部落,与商朝在牧野决战,商朝最终战败。(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都发生在春秋时期。(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邦率领大军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了秦军主力。(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83年,东晋与前秦进行淝水之战,这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14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