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七雄征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0 道试题
1 . 探究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绘制漫画】

【制作示意图】

【制作资料卡片】


卡片1
(西晋怀帝永嘉五年)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略微,比较)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江。
——司马光《资治通鉴》


卡片2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沈约《宋书》

(1)结合漫画和所学,判断漫画反映的历史时期,并说明判断的理由。说明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化。
(2)将以下史实填入示意图相应位置。(写序号)指出农民起义的作用。
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②“文景之治”
(3)依据卡片内容和所学,分别指出卡片1和卡片2反映的历史现象。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2024-03-0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时期)形势图                                                                                               B(时期)形势图
(1)请你仔细分辨两幅形势图分属于哪两个不同时期?例举出一例发生在A(时期)的战役。

材料二

时间秦与六国交战战争结果
全胜失败互有胜负
C到秦王嬴政即位前(共109年)655834

注:秦国的C效果最为显著。C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表格中的字母C所代表的变法运动及其特点。C中直接关系到秦与六国交战胜多负少的相应措施是什么?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观点D、G分属于哪两个学派?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2024-03-0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如图可用来探究的主题是(     
A.商周更替B.春秋争霸C.战国兼并D.秦朝统一
2024-03-0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了诸多成语,如问鼎中原、退避三舍、朝秦暮楚、围魏救赵、卧薪尝胆等。这些成语共同反映了当时(     
A.经济发展B.战乱频繁C.民族交融D.百家争鸣
2024-03-0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墓葬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等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周时代宗法制盛行,它强调同族之间的血缘关系。在这种制度下,死者同族而葬。王室家族墓地既葬历代国君,也陪葬关系密切的大贵族。《周礼》记载“先王之葬居中”“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

——摘编自李如森、刘云伟《试论战国族坟墓制度的崩溃与衰亡》

材料二   战国时期墓葬信息表(部分)

墓葬名称墓主身份墓道数面积(m²
金村大墓周天子1148.6
固围村魏国墓地魏王2756
胡庄韩王陵韩王2954
邯郸赵王陵赵王21600

材料三   “独立陵园制”的确立当以秦始皇陵园为标志,汉代进一步完善化。这些皇陵不与继任者共享墓地,一陵独尊,占地规模往往十分巨大,秦始皇陵的陵区甚至达到五十多平方公里,过去是无力营建这种规模墓葬的。

——摘编自赵化成《从商周“集中公墓制”到秦汉“独立陵园制”的演化轨迹》

材料四

刘恒(汉文帝)曾说,霸陵(汉文帝陵墓)的陪葬品只能是陶器,不能用金银铜锡等奢侈物品做装饰。霸陵不起封土(不在地面垒封土,依山为陵),不要烦扰百姓。他甚至将节俭的理念写入遗诏,嘱咐后人厉行薄葬,清静恭俭。

——纪录片《帝陵·西汉帝陵》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入葬商周王室墓地的基本条件。指出影响王陵与陪葬墓的位置安排的主要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表格所反映的历史信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独立陵园制”出现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文帝霸陵的特点,谈谈霸陵反映出的治国思想。
2024-03-0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更是古人的智慧结晶。中国成语百代甄选,留存者皆为精华,传承至今。把下列成语与其出自的战役序号与字母相匹配。
①揭竿而起   ②约法三章   ③草木皆兵   ④破釜沉舟   ⑤纸上谈兵
A.楚汉之争   B.淝水之战   C.巨鹿之战   D.长平之战   E.陈胜、吴广起义
2024-03-0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中国文学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极其丰富的历史和现实内涵,也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某个时段的历史面貌。下列名句出自右图所示时期的是(     
A.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D.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2024-03-0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华益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国家
②东周和西周并存,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③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东方大国
④兼并战争是给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从客观上看,有利于统一
A.①②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4-03-05更新 | 69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2-2013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马庄回中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图A   春秋战国时期的鉄犁            图B   春秋末期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他们的思想理论成果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________的新现象,这表明社会经济出现了显著发展的状况,并由此引发了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描述了________之间的兼并战争越来越激烈,地处西部的________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并最终完成了统一。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这些学派“互相辩论”的局面,并列举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和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材料二局面的形成与材料一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024-03-0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春秋时,诸侯势力崛起,竞相称霸,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战国时,强大的诸侯各自为政,势力较强的有战国七雄。
社会从春秋争霸战争到战国兼并战争,战争频繁,大国兼并小国,社会处于大动荡之中。
经济春秋时,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战国时,商鞅变法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思想春秋时,老子创立了道家学派,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战国时,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以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
阅读以上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3-0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