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52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有学者认为:商鞅虽死,但新法在秦长期行用并取得显著成效。秦国亦因而得以长期保持强盛的国力,最终完成统一大业。该观点说明了商鞅变法(     
A.实施的背景B.失败的原因C.内容的全面D.深远的影响
2024-05-3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2 . 改革和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即位以后,深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为了走出内乱的阴影,与三晋抗衡,在当时激烈的争霸斗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保全自身,扩充势力,变法图强成为初登大位又胸怀大志的秦孝公的必然的选择。秦孝公即位后,发布“求贤令”,商鞅携李悝的《法经》入秦,商鞅变法最重要的人物登场。

——摘编自徐秀梅赵金科《商鞅变法的历史评析及现实反思》

材料二   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布)认识到“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说明我们错了。”新经济政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台的,允许国家所有制之外的所有制、国家计划之外的市场机制在国家调控下、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并发挥作用,是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

——王中汝《从新经济政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观念的百年嬗变》

当经济持续衰退的时候,对经济解药的渴求也更为强烈,罗斯福的“新政”应运而生。放弃金本位、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炉边谈话”增强公众信心……罗斯福政策的效采是显著的,美国银行业迅速得到了恢复,不到一周时间,3/4的银行陆续恢复营业,银行危机基本在8天之内克服。

——摘编自靳万莹《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美国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不断根据形势变化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要求,适时调整、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政策,从初期的“农民个体所有、家庭自主经营”到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两权分离”到新时代的“三权分置”。农村土地政策的适时调整与改革适应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推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确保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刘雅静《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及基本经验》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孝公发布“求贤令”的目的,并结合商鞅变法的相关举措说明如何实现这一目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比较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共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简述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适时调整与改革”所产生的影响。
(4)综上所述,归纳改革取得重大成就的共同因素。
2024-05-3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长治市多校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中考模拟试题(三)

3 . 材料一:我国古代的一次变法中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

材料三:秦统一后,……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第一位始皇帝》

(1)材料一中记录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秦王”完成统一的时间是哪年?
(3)材料三中的“这种地方行政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
2024-05-3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西关中学联片教研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说苑·政理》记载李悝答魏文侯时认为:“食有劳而禄有功。”《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倡导:“有军 功者,各以率受爵”。据此可知,两者都(       )
A.维护贵族特权B.提倡重农抑商C.主张奖励军功D.赞成改革变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楚性弱,其地广,其政骚,其民疲,故整而不久……”这一记载可用于说明(       
A.自然环境对历史进程的影响B.秦统一六国是因为地险政严
C.楚国政府无序最终导致亡国D.民风在军事战争起决定作用
2024-05-29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试卷(五)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在中国古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中,出现了中国目前所见最早“以度审容”的国家级标准量器。这一“改革”开始于图2时间轴的(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024-05-2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九年级中考信息押题卷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吉林·专题练习
7 . 影响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因素多种多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达的农业】

材料一   翻到翻到,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

——《调笑令》徐来军

(1)写出上图水利工程的名称。《调笑令》反映的是唐朝哪一生产工具?

【先进的手工业】

瓷器是中国的创造,是世界的语言,它是水,火,土的完美结合,是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最好体现,瓷器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工艺、文化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

——陈克伦《瓷器中国》

(2)请写出一例唐朝著名的陶瓷器。宋朝时著名的“瓷都”是哪座城市?

【适当的政策】

材料二   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五年)夏五月,兵皆罢归家,诏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人”

——《汉书·食货志》


左图是战国中期的青铜器商鞅方升,现藏于上海市博物馆。方升高2.32厘米,通长18.7厘米,容积202.15毫升。

(3)商鞅方升印证的是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请你写出一例商鞅变法中经济方面的措施。材料二中的“上”指的是西汉的哪位皇帝?

【繁荣的贸易】

东罗马金币,现藏于商洛市博物馆,金币是圆形博片状,直径1.8厘米,重2.8克。是研究中西方经贸文化交流的实物资料。

鎏金金蚕,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铜蚕身长5.6厘米,腹围1.9厘米。胸高1.8厘米。它印证了丝绸之路的繁盛。

(4)上图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出土的文物。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丝绸之路开通的历史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纵观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历程,你得到什么启示?
2024-05-28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吉林专用)
8 . 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常会伴随着程度不同的动荡。面对动荡,统治者的应对极为重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实力越来越强,不断要求政治上的权利,与奴隶主贵族的矛盾日益激化,纷纷要求进行社会变革,这样,各国先后出现了一系列的变法。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战国时期各国先后出现一系列变法的原因。

材料二   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农业,……俄国的农产品产量有了极大提升……在1880年至1914年间的大部分时候,俄国都是最大的食品出口国。

——摘编自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1799-1900

(2)材料二的如图反映当时俄国社会怎样的动荡局面?面对这一局面,俄国统治者采取了什么变革?根据材料二概括该变革取得的成效。

材料三   工业化引发的现实需要和操作的可能性为现代福利国家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二战后,西欧各国通过了《国民保险法》等一系列社会立法,使建设福利国家成为普法共识,福利制度在经济发展与社会整合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王彩波、李艳霞《西欧福利国家的理论演变与政策调整》

(3)根据材料三、归纳西欧各国建设福利国家的基础以及方式。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逐步打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桎梏,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工作方针,这最终促使了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包产到户”让上亿农民终于解决了温饱问题;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铺开,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深圳成为了对外开放的排头兵:由一个落后渔村变为崭新城市。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简史》(2021年版)

(4)根据材料四、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动荡中调整策略并促进社会发展?(注意:史论结合)
2024-05-2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 年广西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历史模拟测试(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商君书》记载:“能得爵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该措施对秦国的影响是(     
A.强化对地方控制B.加强对人民管理
C.激发生产积极性D.提高军队战斗力
2024-05-28更新 | 8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社会变化(部分)

材料二

(1)根据图中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2)补充图中B、C两处的信息。你如何看待一五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成就?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对经济(或生产力)发展有何认识?   
2024-05-2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雅安中学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