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图1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                 图2 春秋末期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二:根据《汉书》记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千八百国”。到春秋时期,还剩14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1)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对周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简要评述这一变化。
(3)材料三这些学派“互相辩论”的目的是什么?“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表现在哪些方面?
(4)材料三局面的形成与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 .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A.私学的盛行B.诸侯的兼并战争
C.社会的大变革D.士人的解放
2022-02-22更新 | 245次组卷 | 50卷引用:部编人教版2018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测试题
3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时期。
【宏观概览——时代特征】

材料一

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离娄上》

②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注释:牺:祭品,如猪牛羊等。

quǎn亩:田间、田地。勤:劳力

战国商鞅方升(亦称方量)是一件战国中期的青铜器,高2.32厘米,通长18.7厘米,容积202.15毫升。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复原图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一览表

国家

改革

魏国

李悝变法

楚国

吴起变法

韩国

申不害改革

燕国

乐毅改革

赵国

赵武灵王军事改革

秦国

商鞅变法

齐国

邹忌改革

   

战国嵌错赏功宴乐壶及壶上的水陆攻战纹饰

(1)依据材料一,将相关史实按时代特征进行归类,完成表格。
序号时代特征
大动荡: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带给百姓无尽灾难,使得社会动荡不安。
【历史聚焦——商鞅变法】

材料二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观点1

秦朝丞相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到:孝公用商鞅之法,“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到:“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观点2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说到: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注释:①本:指代农业。

②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废除井田制,奴隶制也被废除了,身份等级的划分乱了法度。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上述两种观点。
(3)结合所学,说明应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变法?
【抽丝剥茧——探寻联系】

材料三

东周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东周列强纷争形成的无政府状态,使中国人感到政治和社会问题格外突出和迫切。中国早期哲学家中的一些人,往往周游各国,如果得到某一国君的赏识.便为之出谋划策。各种学术流派形成,这些思想家的一言一行经过他们的弟子加工、补充后,逐渐成为诸子百家的经典。

——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4)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然而学术、思想空前繁荣,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其内在联系。
4 . 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秦的暴政,人民怨声载道B.私学的兴起,社会上有学问的人越来越多
C.分封制的实行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2021-12-17更新 | 264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7年秋人教版(2016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检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观察、分析历史事实时所处的立场和看法。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叙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主张
B.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D.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1-11-04更新 | 227次组卷 | 20卷引用: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能力提升)单元测试定心卷(部编版)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摘编自高文兵《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材料二 书法作为一种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形式,被确定为诞生于魏晋南北朝时代。这一时代诗词文赋的大繁荣,为书法家提供了纯艺术的书写内容,而不同于在青铜器、石碑、竹简上的应用文体。优美而富于情感的文学内容,改变了书写者的书写动机、目的,也转变了书写者的心情和意识。

——摘编自孔见《中国古代书法艺术赏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熠熠生辉”局面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非子提出的济世良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书法艺术诞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原因。
2020-10-2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定心卷
7 .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如图)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早期国家的产生D.民族关系的发展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度。宣扬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各种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材料二:古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导致思想领域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是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新思潮和新宗教的出现……当时的新思潮、新教派,在佛教文献中被称为“外道异学”。据说当时有“大大师”“六十二见”或“九十六种外道”。

——《世界上古中古史》


(1)材料一是哪一宗教的教义?请写出它产生的时间、地区及创立者?
(2)材料一的宗教宣扬“众生平等”是针对哪一制度?
(3)材料二中古印度出现的“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新思潮和新宗教”类似于我国古代哪一时期的什么局面?
2020-09-18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1 第一单元测试卷(A卷基础篇)-2020-2021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单元AB卷(部编版)
9 . 文化因差异而多彩,汲取不同文化的精髓,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一方土地上的文化遗迹承载着一方文明的记忆。从下面文化遗迹中任选中外遗迹各一例,简述其承载的历史价值。
(2)传统文化蕴涵着无限生机,是我们精神力量的源泉。你从下面两则材料中,能感受到怎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0-09-15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定心卷(部编版)
10 . 继承、吸收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文化的营养,是中华民族文明向前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文明光耀世界】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仁者爱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兼爱”“非攻”等思想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仁人志士上下求索】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实现民族复兴,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公车上书”,从向欧美学习到以俄国为师。经过不断的选择,最后找到了一条自己的道路。


【文化创新民族复兴】

材料三   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1)材料一中的思想产生于中国哪一历史时期?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及其所属学派。分析这一时期出现思想活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同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分别有哪些人?概括被“先进的中国人”吸收的西方先进文化。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在先进文化指导下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结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在文化的吸收和发展方面有什么特点?
2020-01-27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水平测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