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是大一统国家建立的重要酝酿、准备阶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从思想文化角度看,“源头活水”在当时表现为(     
A.制度创新B.技术进步C.社会转型D.百家争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春秋战国时期,众多思想家关注和担忧社会发展方向,纷纷提出救世之策。各学派之间相互论辩,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当时(       
A.王室日渐衰微的表现B.诸侯争霸战争的结果
C.政治经济变革的反映D.分封制度确立的影响
2023-06-29更新 | 786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岭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
道家①____       主张“无为而治”、朴素的辩证法
儒家孔子核心思想是②____ 、主张“仁者爱人”、以德治国
孟子主张实行③____ 、“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法家韩非强调④____ ,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1)材料一为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的“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在表格①②③④处填上相应的内容,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

材料二 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翦伯赞


(2)根据材料二,归纳此种局面出现的重要意义。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4 . 战国时期,学术分裂,百家蜂起,各家都以自己的见解为标准来衡量别人的见解。这一局面的出现(     
A.严格规范了民众的言行B.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C.限制教育在民间的发展D.促进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5 .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实行“仁政”。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说(       
A.形成了忠君守礼局面B.批判依法治国的思想
C.适应了统治阶级需要D.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6 . 史书记载:齐国君比较开明,在首都临淄西的稷下设立学宫,招徕各派学者著书立说。齐威王、齐宣王时代,稷下学宫出现了盛极一时的景况。材料表明,战国时稷下学宫的出现(       )
A.促进了农业发展B.扩大了对外交流
C.繁荣了学术文化D.平息了诸侯争战
2023-02-13更新 | 179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铜梁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某位老师用下面这段话作为一节历史课的结束语。“墨家天下一家,儒家教化世人;道家无为清净,法家明镜高悬。战国风云汹涌,思想勃发,传一代英雄儿女情。”这节历史课学习的内容应该是(       
A.私学兴起B.百家讲坛C.百家争鸣D.学术研讨
2023-02-09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某班历史课代表参加学校手抄报比赛,手抄报的内容包括:“夏商周的更替”、“动荡的春秋时期”、“百家争鸣”,这次手抄报比赛的主题可能是(       
A.奴隶社会的瓦解B.封建社会的形成C.人类早期文明的勃兴D.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9 . 在当今中国人的主流思想文化观念中,既有儒家的“济世”和“中庸”,道家的“变通”和“隐忍”,又有墨家的“兼爱”和“节俭”,还有法家的“法治”和“一统”。由此可见,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奠定基础的是(     
A.问鼎中原B.尊崇儒术C.百家争鸣D.尊王攘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