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材料二   根据《汉书》记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千八百国”。到春秋时期,还剩14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

材料三   睡虎地秦简记载“书到皆为报,报必言相家爵来……”(翻译:家书到了后请都要回复,回信时要告诉我,官府颁发的授爵通知到没到家?)

——摘编自《现存最早的家书之——睡虎地4号慕木牍》

材料四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1)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对周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简要评述这一变化。
(3)材料三印证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措施?
(4)材料四这些学派“互相辩论”的目的是什么?“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表现在哪些方面?
(5)材料四局面的形成与材料一、二、三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024-02-0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摘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A.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
B.秦朝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
(2)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要播出一期“百家争鸣”的讲座,介绍战国时期的三位著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请你将材料中的相应人物填写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里。
甲:依法治国
乙:民贵君轻
丙:顺应自然
(3)以史为鉴,学以致用。针对校园“暴力”现象,根据你对法家、道家两家思想的理解,谈谈他们如何对待校园“暴力”行为。同学之间相处应该学习哪位思想家的什么观点?
(4)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2024-02-0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大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认为,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状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该学者旨在强调百家争鸣(     
A.学派众多B.思想活跃C.影响深远D.注重创新
2024-02-04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评
4 . 东西方的思想智慧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来自各诸侯国活跃了一百余年的儒家王者师、道家传人、法家骨干、阴阳家领袖,他们互相对立、互相争鸣、互相吸收、互相促进,共同培养了特殊的理想人格风采、留下了示范后世的良言淑行。百家争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对后世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王立《百家争鸣与大一统》

材料二   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积极投身到商品经济中,……他们的人身都是自由的。……因而,市民在从事商品经济的活动中,强烈地感受到独立个人的价值,感到自由、平等的可贵,感到占有财富的愉快。

——王乃耀《佛罗伦萨经济之考察》

材料三   《宣言》是极具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它预示并指导了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的发展。《宣言》奠定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俄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十月革命的伟大实践。正是在《宣言》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巨大成功。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摘编自郝立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地位和现实》

(1)根据材料一说明各思想流派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百家争鸣对我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市民的感受”是受到了当时什么思想的影响?指出该思想最早兴起的国家及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俄国革命实践活动。概括马克思主义与中、俄革命的关系。
2024-02-03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先人们的智慧得到全面迸发,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一片繁荣。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据材料一、指出“百家争鸣”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局面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

思想派别中共二十大报告关键词观点衔接
儒家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有教无类”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以法治国
儒家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顺应自然
墨家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结合所学知识,依据相关提示在材料二中的序号处填写正确的内容。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简要说明传承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必要性。
6 . 历史学家阎步克先生说:“中国历史就是秦始皇和孔夫子的历史,前者奠定中国制度的基石,后者奠定中国文化的主调”。
【人物扫描】

孔子生活在我国春秋末期,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以“仁”为核心的系统的伦理学说,开创了在当时和后世影响都很大的儒家学派,成为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在教育方面,也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进步主张,开创了私人办学的新风,概括和总结出了一套教育经验、教学方法和求知方法,编纂《六经》,留下了言行录《论语》,为发展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和传播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万世师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孔子及其思想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影响。
【思想“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复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之地则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国之地主要接受……的学术。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材料反映当时思想学术领域的什么局面?这一局面有何意义?
【制度开创】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
2024-02-0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道德经》

材料二:学而不思则罔,思尔不学则殆。

——《论语》

材料三: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七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


(1)材料一中的内容是哪一人物的学说,他在政治上有什么主张?
(2)材料二中的内容是谁的思想,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在教育方面有什么主张?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描述的是哪一事件,有什么影响?
2024-02-02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到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一“黄金时代”的出现直接得益于(       
A.诸侯争霸B.农业繁荣C.百家争鸣D.各国变法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像

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材料二   在儒家思想争取官方认可的东周时期,人们对孔丘表示尊敬的称呼通常是“孔子”、“孔夫子”。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和国力强大要求思想上的统一,儒家思想正好适合此时的要求,于是孔子成为了被神化的“圣人”。

——摘编自王荣芳《从孔子称谓看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


(1)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材料一文字体现了孔子的哪一教育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东周到西汉,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与汉武帝采纳了哪位历史人物的建议有关?
(3)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源泉。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坚定文化自信,我们可以怎么做?
2024-01-2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阐释历史讲究史论结合,“史”即历史事实,“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以下叙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兵开凿灵渠
B.孔子的思想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C.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百家争鸣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