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材料二 中华文化提倡爱国, 追求家国情怀。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家国情怀的表现。

材料三 日本学习、改进中国的饮茶方法,形成独具特色的茶道。唐朝服装传入日本后,被改造为“和服”。唐人的打马球、角抵、围棋等体育活动,先后传入日本。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也传入周边地区。

——以上材料摘编自《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四 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足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2024-02-0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市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推广私人教学,在实践中,破除了等级、地域和种族的界限,接收贾人、贱人、和农家的子弟入学。他在教学中坚持对不同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主张因材施教,培养各具专长的人才。为了教学的需要,孔子还搜集、整理、编订了《诗》《书》《礼》《乐》《易》等作为教材。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孟子主张统治者施行“仁政”,推行道德教化,让老百姓过上富足生活。韩非子则认为“好利恶害,夫人之所有”,因此提出“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摘编自崔永东《中西法律文化比较》

材料三: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之学异常活跃,极富创造力,被公认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时代。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此伏彼起的各种学术思想,几乎都渊源于春秋战国时代,都受到诸子之学的深远影响。

——摘编自颜世安《从“稷下学宫”看战国百家争鸣》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对教育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孟子和韩非子的政治主张有何不同。
(3)综上所述,分析“诸子之学”对中国古代社会有何影响。
3 . 某校七年级同学走进常州方志馆,借助常州地方历史文化来探究古代历史。请协助他们完成探究。
第一组【先秦智慧】春秋时期的吴国公子季札是常州的人文始祖,被孔子尊为“延陵君子”。
为深入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思想,同学们收集了以下文字史料:

材料一: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大变动,王官之学的退场,私学的兴起,最终造就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编《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二: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改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三:先秦诸子百家的部分主张

老子:认为是天地万物的来源,其思想包含了朴素辩证法思想。

孔子:思想核心是,即仁者爱人;主张以德治国。

孟子:提出仁政;提出舍生取义的思想。

韩非:主张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倡导变法革新的思想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
(2)参照示例,先从材料二中任意选取一个观点(道家除外),然后从材料三中选择对应的主张加以印证。
学派观点史实
道家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来源,包含了朴素辩证法思想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二组【经济发展】东晋元帝时,晋陵内史张阎奏立曲阿新丰塘,溉田八百余顷。

为了探究当时经济的发展,同学们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四: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指江南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宋书》

材料五: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起,北方长时间陷入战乱之中,人民纷纷迁徙到江南,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片萧条,南方则在相对稳定条件下利用北方南迁的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使南方经济得以发展。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4)根据材料四,简要概括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表现。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归纳西晋末年以来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第三组【科技文化】南北朝时,常州被称为“齐梁故里”,著名文学家萧统就出身常州。为领略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同学们找到了下列邮票资料:

        图1   贾思勰                  图2 祖冲之                       图3 华佗

                                                  图4兰亭序
(6)请选出上述邮票中能够反映南北朝科技成就的一幅(写图号),并结合所学对相关人物和成就作简要介绍。
2024-02-0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验证此观点的历史史实是(     
A.焚书坑儒B.百家争鸣C.佛教传入中国D.西学传入中国
5 . 文字的出现、思想学术的繁荣都是文明高度发展的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续使用了一段时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

——摘编自李宗焜《甲骨文字编》

材料二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

材料三   学习传统文化对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促进民族全面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现实意义。
2024-02-0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摘编自李定一《中华史纲》


(1)依据材料一指出哪位历史人物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   如下图



(2)结合所学知识,图1图2人物分别是谁?他们所处时代的学术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3)《汉代讲经图》中“经”主要是哪一学派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在思想方面的重大举措。
2024-02-0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北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
7 . 交流促进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激烈变革的时代为背景,以崛起的士阶层为骨干,以兴旺的私学为基地,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相互驳难的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揭开了中国文化史上光彩夺目的篇章。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自从他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迁都洛阳后,他以移风易俗为重点,从服饰、语言、籍贯、姓氏、国家祭祀等方面,对拓跋鲜卑旧俗进行了全面变革……孝文帝改革是北方少数民族主动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典范,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摘编自彭丰文《北魏孝文帝改革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

(1)依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界出现“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相互驳难的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文化气象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丝绸之路开通的重要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以移风易俗为重点”,对拓跋鲜卑旧俗采取的变革措施。依据材料三,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8 . “它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材料评价的是(       
A.儒家学说的社会地位B.甲骨文对文字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C.诸侯争霸的积极作用D.百家争鸣的深刻影响
2024-02-0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冀南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9 .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印记。这些印记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诠释着中华文明的博大内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代,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促成这一社会变革的物质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积极从事霸业活动。……到了战国时期,夺权胜利的地主阶级为了巩固和扩展利益,先后开展了社会改革,掀起了变法运动。面对当时的社会大变革,人们提出不同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这项秦代的改革,是汉代逐步发展的进一步简化字体的必不可少的基础,结果是楷体字从此一直成为通用文字,直到近几十年才让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使用的“简体字”。如果没有秦的改革,可以想象,几种地区性的不同文字可能会长期存在下去……在造成政治统一和文化统一的一切文化力量中,文字的一致性几乎肯定是最有影响的因素。

——摘编自[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

(2)材料中“这项秦代的改革”指的是什么?该措施有哪些影响?

材料三   汉武帝破例拔擢狱吏出身的公孙弘为丞相,是让儒士广泛参政的标志。公孙弘四十岁才学《春秋》,竟能拜相封侯,使士人和一般官吏看到要被任用和升迁,必须学习儒经。汉武帝此举,意在树立榜样,使天下“群士仰慕”。

——据张诚《汉武帝时期选官制度简论》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拔擢公孙弘反映的治国思想。
2024-02-04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先秦诸子,关于政治社会方面的意见,是各有所本的,而其所本亦分新旧。儒家,是综合自上古至西周的政治经验所发生的思想。法家,是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形势所发生的思想。先秦诸子所想解决的,都是人事问题,而人事问题,则以改良社会的组织为其基本。粗读诸子之书,似乎所注重的,都是政治问题。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先秦诸子代表旧思想的学派。
(2)材料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注重的都是政治问题”。你是否同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024-02-04更新 | 20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