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学在官府”的传统已被打破,文化知识流向民间;掌握学术文化知识的士人阶层又进一步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各国君主出于政治需要,对各家学派基本上能采取较为公允的态度,最终形成“百家争鸣”的自由学术氛围。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后经孔子删定而流传于后世;《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历史修订的一部编年史,文字简洁、寄寓褒贬;《墨经》是墨子后学著作,记载了力学、光学、声学等方面的知识;《庄子·刻意》篇记载有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气功疗法。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百家争鸣”在哪些领域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3)综合上述探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百家争鸣”在中国历史上地位如何?
2024-02-2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师大附中集团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归纳总结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之一。观察下列图片,我们可以得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铁制农具                                                  牛鼻穿孔铜牛尊                                             百家争鸣
A.早期国家的产生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社会大变革的时代D.民族的交融
3 .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被公认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辉煌灿烂的时代。他们希望用自己的学说来(     
A.扩大儒学影响B.解决社会问题C.宣传以德治国D.加强中央集权
2024-02-2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强调民心向背在治国平天下中的重要作用。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儒家这种思想,出发点是为了统治者统治地位的稳固,但“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点,确是古今中外屡试不爽、颠扑不破的真理。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二

时间

史实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分封制逐渐瓦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

各国变法

百家争鸣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秦国灭掉东方六国

公元前221年

秦朝建立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思想,并指出儒家思想的出发点。
(2)阅读材料一,从以下两个观点中选择一个,然后提取材料中两个或两个以的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观点1: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观点2:秦朝统一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2024-02-20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金乡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
5 . 不同时期的文化政策营造了不同的文化环境,对历史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国在兼并形势下,竞相颁布优惠的人才政策,对不同的学说采取宽松政策。此时,统一的意识形态尚未木形成,从而为不同流派的思想得以传播提供了可能的空间。

——于凯《战国史》

材料二   秦简出土情况简表(部分)

秦简名称

秦简时限范围

其中记载的重要资料

云梦睡虎地秦简

战国末期至秦代

《秦律十八种》《法律答问》《为史之道》

青川郝家坪秦简

战国晚期至秦代

两件木牍,其一为秦王颁布的《更修田律》

——梁俊《秦朝帝王与秦朝文学研究》

材料三   西汉研习儒学的儒生数量统计表

统治时期

人数

汉武帝

50人

汉昭帝

100人

汉宣帝

200人

汉元帝

1000人

汉成帝

3000人

——根据(东汉)班固《汉书·儒林列传》整理

(1)材料一所说的“不同流派”有哪些?据材料一概括“不同流派思想得以传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秦的统治受哪一学派影响。
(3)材料三儒生数量的变化与哪项政策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策的影响。
2024-02-2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金乡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争鸣、互相吸收。郭沫若深刻地指出,春秋战国时代是“社会的转变”“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那时的思想学术,无论是南派、北派,都富有独创精神。”

——摘编自王立《百家争鸣与大一统》

(1)根据材料,简述各家学派之间的关系。
(2)郭沫若认为“春秋战国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2024-02-19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7 . 在当今中国人的主流思想文化观念中,既有儒家的“济世”和“中庸”,道家的“变通”和“隐忍”,还有法家的“法治”和“一统”。由此可见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奠定基础的是(     
A.问鼎中原B.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D.尊王攘夷
8 . 寻迹文化源,共享文明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字之根】

【思想之源】

三代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大如何重新迈向大一统。

【科技之光】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艺术之美】

(1)下图中的文字使用了哪些造字方法?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何时?秦朝对汉字的发展有何贡献?
(2)图片人物依次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战国时期出现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被后世称为什么?“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其思想主张有何政治目的?
(3)写出图片人物的代表著作。材料中这段文字出自谁的著作?该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的什么精神?
(4)写出图1青铜器的名称,你认为它有可能采用的铸造方法是什么?图2作品的作者是谁?他独创了什么书体?
2024-02-18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庆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拨开历史的层层帷幕,拂去岁月的重重尘埃,我们可以看到,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多元一体】

材料一   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言,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

——摘编自央广网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归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的原因。

【文字起源】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文字叫什么?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诸子百家】

材料三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各学派之间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华局面。

——改编自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3)材料三中“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被称为什么?这种局面的出现对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技术创新】

材料四



(4)材料四的技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发生在哪个朝代?对此项技术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

材料五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5)根据材料六,谈谈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024-02-1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小明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笔记中有“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变法、改革”“百家争鸣”由此可以推断他正在研究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
C.社会大变革D.统一国家的建立
2024-02-1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三新联盟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