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

——《中国历史》

材料二   A.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B.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C.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D.兼相爱,交相利

材料三   孔子和韩非的邮票图:


                           孔子                                                                                                                      韩非
(1)根据材料一,指出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
(2)阅读材料二的名言,填写序号至下列对应的学派。(只填序号)
学派道家儒家墨家法家
名言




(3)孔子政治上推行“为政以德”,应以“礼”为规范,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据此各举一例他们的治国主张。
(4)综上所述,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2024-02-1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威宁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2 . 春秋战国是一个变革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铁制农具                         ②打制石器                    ③骨耜

材料二:


                    图1春秋争霸形势图                                                                                                 图2 战国形势图

材料三: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诸侯割据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人民生活灾难深重,中原各地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融合加强,为秦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诸子心系天下,百家新说迭出,儒、法、道、墨、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

材料四: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闻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节选


(1)将上述中国古代先民使用的生产工具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从中,你能提炼出怎样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两幅形势图,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形势的变化。
(3)材料三所述当时思想界呈现什么状况?结合材料根据所学概述其时代特征。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024-02-15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忠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百家争鸣所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这便给百家争鸣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当时经济有了极大发展,这使得有某些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同时这个时代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也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摘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归纳百家争鸣的背景。结合所学回答百家争鸣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   两汉时期文化艺术的成就是辉煌而巨大的。其中汉乐府民歌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以叙事的特色反映了人民的喜、怒、哀、乐。另外这一时期的舞蹈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使这一时期的舞蹈文化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局面……由于疆域的扩大,国家的富强,道路畅通,中、外各族乐舞文化的交流、交融,使两汉乐舞文化迅速发展和提高。

——摘自百度文库《汉文化》


(2)根据材料二归纳汉代文化艺术的特点。

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在对传统文化造成剧烈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交融的多元格局,特别是得益于突破国家、民族、地域限制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新的整合。

——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往的意义。
(4)综上所述,分析促进我国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4-02-1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下列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黄巾起义             ②百家争鸣
③祖冲之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       ④盘庚迁殷
A.④②①③B.②①③④C.④①③②D.②①④③
2024-02-1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墨子等在各自创办的私学中自由讲学,教学方法都自成一家、各具特色;教学内容是向学生传授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政治主张,并通过他们使之更为广泛地传播。这表明,当时(     
A.思想家与教育家合二为一B.兼爱非攻成为思想家的教学共识
C.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D.士的活跃推动了阶层的快速流动
2024-02-1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6 . 梁启超认为“孔北老南,对垒互峙。九流十家,继轨并作。如春雷一声,万绿齐茁于广野,如火山炸裂,热石竞飞于天外。壮哉盛哉!”他评价的是(     
A.兼并战争B.七雄争霸C.百家争鸣D.秦灭六国
2024-02-0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A卷
7 . 梁启超曾说:“二千年来,我国之民族思想,社会文化,学者著述,几无不受诸子之影响。”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B.百家争鸣对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C.百家争鸣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繁荣
D.百家争鸣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基础
8 . 经济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制度大变革的背景下,各国竞相交法革新,争强称霸,于是放出现争夺出谋划策的人才的竞争,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士”的知识阶层,民间讲学游说之风兴起。

——摘编自汝信、李惠国主编《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及其现代启示》(上册)

材料二   一法度衡石丈尺,李同轨。书同文字。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记》

材料三   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摘编自班固《汉书·张骞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述现象引发了哪一局面。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始皇采取的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对国家发展的共同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统一后所创立的政治体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凿空”一词的含义。张骞“凿空”西域展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
2024-02-0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阶段评估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替)田开(去掉)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均)。……集小(都)乡邑聚(集合)为县,置令、丞,凡三十县。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各派各家都著书立说,议论政治,既互相批判,又互相影响,在学术思想领域内出现了繁荣的局面……这对于当时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各种学术思想,成为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源头。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自春秋争霸到战国兼并,齐先后灭了三十余国,成为东方大国。秦并十余国,成为西方大国,随着兼并的进程,以“周礼”为核心的中原文化认同感得以加强,中原文化向四周播迁,华夏观念最终形成。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在经济、军事、政治、思想方面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积极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024-02-0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10 .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用“刑罚”来加强统治。道家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提出“无为而治”。这些内容反映的现象是(     
A.诸侯争霸B.变法革新C.百家争鸣D.民族交融
2024-02-07更新 | 91次组卷 | 52卷引用:山东省惠民县大年陈镇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题(1)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