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图一指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图一中最高权力者是谁?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
(2)根据图二指出美国这一政治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你能从图二中看出其政权组织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以上两幅示意图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材料二 对于图一秦朝政治制度的缔造者秦始皇,史学家的评价是不同的。现代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而古代史学家司马迁却认为: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上述关于评价秦始皇的观点。(要求: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150字以内。)
2016-12-12更新 | 9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2 . 中国古代文化灿烂、渊源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文字演进



图1

图2

图3

(1)图1是什么文字?
(2)图2反映的是秦朝哪一巩固统一措施?
(3)图3作品的名称?
(4)仔细辨识材料一中的文字,你认为我国古代文字演进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经典:

①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墨子·修身》)

——《摆脱贫困·从政杂谈》

释义:聪明人心如明镜却不过多言语,能干实事却不邀功争赏,这就是他们名扬天下的原因。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典出:《孟子·滕文公下》)

——在中央党校建校80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释义:(真正的大丈夫)富贵不能使之腐化堕落,贫贱不能使之改变志向,武力也不能使之屈服。

③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释义:谋划大事难事,要从小处和容易处考虑。天下的难事,都是先从容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

④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商君书·画策第十八》)

——《之江新语·弘扬法治精神,形成法治风尚》

释义:国家都是有法律的,但是没有能保证这些法律一定得到遵遁的法。


(5)任选其中一句经典,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反映的是古代哪一学派的思想?

材料三:


《史记》书影名家评价
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这位史学家“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
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就是说,他的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
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鲁迅先生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
唱,无韵之《离骚》”。也就是说,作为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
备的中国通史的史记,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

(6)《史记》的作者是谁?
(7)根据右侧文字资料,说明《史记》为什么是一部不朽的作品?
2022-02-0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曲阜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一位史学家说,秦始皇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的境界,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精到的手腕完成,以下史实能支持后一种观点的是(     
①实行县制 ②统一文字 ③统一度量衡 ④修建骊山陵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②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开创的……体制实包含三大要素:君主“独制”(最后裁决权一归于君主),地方集权于中央,以及官僚任免而不得世袭(流官)。

——王家范《重评明末“封建与郡县之辨”》



(1)秦开创的“体制”指的是什么?为使“地方集权于中央”,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片反映的秦朝统一措施并说明统一文化、经济这两方面举措的影响。

材料三:秦始皇建立万世帝国的梦想彻底破灭了,不过他创建的帝国制度却保存了下来并延续了2000多年,从而成为世界历史上保持时间最长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后代史书中,秦始皇多以暴君的面目出现,但今天的中国学者却公正地认为他是统一中国的功臣。

——《中国:传统与变迁》


(3)依据材料三,概括对秦始皇有哪两种评价?
2023-11-1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平原县汇文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评论秦朝的灭亡时,历史学家张岂之说:“秦始皇忘记了最主要的事:民心和民力。”以下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
A.兼并六国,完成统一B.自称“始皇帝”,拥有无上权威
C.焚书坑儒,修筑长城D.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开创的……体制实包含三大要素:君主“独制”(最后裁决权一归于君主),地方集权于中央,以及官僚任免而不得世袭(流官)。

——王家范《重评明末“封建与郡县之辨”》


(1)秦开创的“体制”指的是什么?为使“地方集权于中央”,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片反映的秦朝统一措施涉及的是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请试做说明。

材料三:秦始皇建立万世帝国的梦想彻底破灭了,不过他创建的帝国制度却保存了下来并延续了2000多年,从而成为世界历史上保持时间最长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后代史书中,秦始皇多以暴君的面目出现,但今天的中国学者却公正地认为他是统一中国的功臣。

——《中国:传统与变迁》


(3)依据材料三,概括对秦始皇有哪两种评价?
2022-11-2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片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一位历史学家说,秦始皇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的境界;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精到的手腕完成。以下史实能支持后一种观点的是(     
①实行郡县制        
②建造阿房宫        
③统一度量衡        
④修建骊山陵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19-07-03更新 | 1671次组卷 | 62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初中学业模拟考试01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和汉朝管理部分边疆地区的主要史实

秦朝汉朝

南方

平定南越,设桂林等三郡,遣50万人与南越人杂居共处平定南越,设九郡管辖,海南
岛和南海诸岛都纳入中国版图

西南

通西南夷,设官置吏,疆域推至贵州和云南的北部经略西南夷,设置七郡,疆域
推进到贵州、云南的中西部

北方

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设九原郡。
遣3万户居民到此屯田、戍边
打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置
朔方等郡,派士卒屯田

材料二

①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②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下诏禁止郡国
铸钱……统一由三署铸造成五铢……实现了铜料国有和铸权国有……使五铢钱成为最稳定的方孔钱币,行用七百余年,至唐才废。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比较秦朝和汉朝在边疆管理方面的相同点。概括秦朝和汉朝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共同作用。
①在边疆地区设置郡县进行管理②在边疆地区实行分封制
③在边疆地区组织屯田④在边疆地区设立刺史
相同点:(从上面所给的①-④中选择,填写序号)
(2)上面两段材料中,反映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经济措施是_____,思想措施是_____。(填写序号)
(3)写出材料三中①、②处政权名称,以及②时期进行的一场重要改革的名称。有学者认为,即使在政权分立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依据材料三,用史实说明这一观点。
2023-10-0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2018年4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材料一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新皇帝是谁?材料中“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探究二:科举篇】

材料二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2)科举制是我国哪个朝代创立的?材料中作者认为中国的科举制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探究三:经济篇】

材料三   宋代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南宋初期对南方的大规模全面深度开发,促成南方地区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从此完全取代北方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地位。

(3)由材料可看出,宋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南宋初期能够对南方进行“大规模全面深度开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探究四:文化篇】

材料四   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力求用传统的力量弘扬文化自信,以诗词的名义践行青春誓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中国诗词大会》中我国唐宋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是什么?列举一位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探究五:疆域篇】

材料五“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当地归我。”

——郑成功

(5)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清朝加强对台湾的管理。你是如何看待当今祖国统一问题的?

2019-05-22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九年级初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以下三幅图片



(1)根据三幅图片,依次归纳秦始皇采取的措施?

材料二   千面秦始皇:古今中外,对秦始皇的评价各不相同

观点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 “。

观点二:“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che 裂开),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观点三:“秦朝官员把秦始皇看做一个丧失上帝托管的暴君。学者因为他”焚书坑儒”而厌恶他,农民因为无止境的徭役而憎恨他”。


(2)你同意以上哪一种观点,请简单说明理由。(表明观点,理由)。
2021-10-27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