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社会变革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图A   春秋时期的社会现象(漫画)

春秋晚期以前的战争,除了作为战争固定属性的铁血厮杀这种残酷的一面以外,还存在着比较多的以迫使敌方屈服为基本宗旨的温和一面。即便是在刀枪相见式的残酷较量中,也并不缺乏崇礼尚仁的特色。

——摘编自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


图B   老子像

一方面是各家之间的论辩和冲突使得各自的论题和特点越来越突出,相应地,与其他学派之间的界限也就划得越来越清楚;另一方面,却是各家不断地把其他学派的某些因素吸收消化,因此思想综合的程度越高。……这两种趋势并存于战国时期的思想发展中,而且越到战国的后期,它们表现得就越加明显。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三

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王嬴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招募各国的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时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摘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图C   秦灭六国形势图

材料四


图D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指黄金、白银、赤铜三种),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铲形的铜钱),或刀(刀形的铜钱),或龟贝。及至秦……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1)图A体现出春秋时期怎样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制度根源。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晚期以前的战争特点。
(2)图B人物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根据材料二,指出战国后期思想领域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趋势对当时和后世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秦得以统一全国的社会基础和主观条件。图C反映出“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4)从图D中央政权机构的“统领”中任选一个,指出其掌管的事务。根据材料四,指出秦始皇实行的经济政策。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朝时期的认识。
2023-12-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