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9 道试题
1 . 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相关的历史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时不可或缺的工具。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图片和图示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图一、二中字母所代表的历史含义。
(2)图三揭示了明朝中央集权制度怎样的变化?
(3)从图一到图四,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2 . 千年大计,需要大智慧,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千年大智慧,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千年制度:① 推翻商朝之后,实行② ,这个制度直到一千多年后的汉武帝时 期才正式宣告完结。③ 统一中国后,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④ 。 隋炀帝时,⑤ 正式诞生,这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2)千年文化:⑥ 编撰的《⑦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纪传体编史 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3)千年工程:统一天下后,秦始皇下令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形成了“⑧ ”,明朝 曾对它进行了大规模修筑,达到完善地步,在秦朝之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它一直发挥着 重要的军事和经济作用。隋朝的⑨ 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朱棣夺取帝位之后,把 首都从南京搬到了⑩ ,从此奠定了它中国第一城市的基础。
2017-06-08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南京市高淳区2016—2017学年 初中历史中考二模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变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探究中外政治、经济、思想、科技发展的进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材料一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三


材料四


材料五

图六 图七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中图一指出这是我国在哪一时期创立的什么制度?
问题二:根据材料一中图二说说该国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问题三:根据材料二,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
问题四:根据材料三美国失业率急剧攀升的原因是什么?面对这一问题,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二与材料三中的两次改革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问题五:材料四中图四人物与哪次历史事件有关?他代表的学说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问题六:材料四中图五人物涉及的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问题七:材料五中图六所示发明在什么时候开始用于我国航海事业?对图七中机器的改良起重要作用的人物是谁?
4 .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


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 结合知识回答秦能完成这一事件的原因是?
(2)材料二认为“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是什么制度?该制度在发展过程中,秦朝在地方管理体制上有巨大创新,是什么制度?
(3)材料三中台湾同胞的悲愤是因什么事件?
(4)综合上述材料,就祖国统一的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2017-05-1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度重庆万州中学(下)中期考试九年级历史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沁园春•雪》

材料二: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1)秦皇、汉武分别指是?

(2)为巩固统一局面秦皇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项?

(3)秦皇、汉武在思想统治方面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4)材料二中反映的问题,汉武听取了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   1954年9月,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了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

材料三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秦朝的哪一政治制度?这一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哪一部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文献的通过有什么历史意义?结合所学,指出“文革”期间,哪一历史事件反映了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出该材料出自什么文件?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体现了哪位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的演变有什么认识?
2017-04-12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7 . 材料一     “天下为公,选贤任能”

材料二     “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



            图五        

材料四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的政体。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你知道谁是通过这种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写出两个即可)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中图五显示的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后来这一制度被秦朝以哪种制度所取代?
(4)阅读材料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谁创立的?该制度下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在谁的手里?
2017-03-17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


       材料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春秋左氏传》

材料四: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史记·秦始皇本纪》


依据材料,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我国古代的哪一项民主制度? 请举一例说明古代传说中的哪位先贤是通过这种方法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制度?什么事情标志着其取代了材料一中的制度?
(3) 材料三反映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4) 材料四又反映了秦统一六国后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9 . 自古以来,团结统一的“大一统”情怀便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1)写出秦王朝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重大举措2例。
(2)汉武帝时代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思想和民族关系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2000多年来的中国也曾战乱分裂,但总能重新走向统一、安定”。试举一例说明。
材料二 (乾隆)三十五年,舍棱诱渥巴锡所部之土尔扈特、和硕特、辉特、杜尔伯特等人众於十月越俄罗斯之境之坑格图喇纳卡伦而南,俄罗斯遣兵追之不及。渥巴锡既入国境……无水草,人皆取马牛之血而饮,瘟疫大作……三十六年九月,渥巴锡等入觐热河。(乾隆)封建渥巴锡为卓里克图汗(意为英武勇敢的汗)……
——《清史稿》
(4)材料二所述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体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民族精神?
2016-12-12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日照卷)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