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中国的农耕文明源远流长,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所示图片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变化?该变化对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二:邦规定税收十五而税一,汉文帝又减其半,成为三十税一,此后又于公元前167年下令“其除田之租税”,连免税收十三年。…,文帝的轻税收和无为而治的传统…被汉景帝继承下来,终于使得东亚大陆被秦帝国和秦末战争严重斫伤的社会元气得以恢复。

——摘编自《文景之治:帝国失去的好时代》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文景时期延续了汉初哪一政策?经过长期的努力,西汉出现了哪一治世?

材料三:两晋南北朝以后,北方战乱较多,江南地区则相对稳定。…晋代以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使南方人口剧增,市场需求剧增,要求南方广大地区加快开发。南方特有的自然条件与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相结合,使其发展速度加快。

——摘编自何炼成《中国经济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4)回顾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历程,对我们今天的农业发展有何借鉴?
2023-06-1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民族关系的处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向匈奴大举进攻,攻占了河南、高阙等地,设立四十四个县。同时,秦始皇于公元前213年,派…近二百万人,对长城进行修筑。对未曾连在一起的进行了补筑,对年久失修的也进行了整修。

——摘编自《赵长城古今考辩》


(1)材料一反映秦始皇为了巩固北方边防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二:强大的匈奴与虚弱的西汉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娄敬…便向刘邦提出与匈奴和亲的主张…

——新华网《历史上的“汉匈和亲”》

材料三:

时间战争类型主要将领兵力战果
公元前119年反击战争卫青、霍去病等骑兵十万,步兵几十万共歼匈奴精锐九万余人
(2)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战役?从材料二到材料三,西汉政府对匈奴政策有何改变?造成这种改变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3)回顾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的和战关系,你有何感想?
2023-06-1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汉书·食货志》载:“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这反映出(     
A.盐铁官营增加汉政府税收B.“推恩令”强化了中央权力
C.西汉初年社会的残破荒凉D.文景之治的盛世繁华景象
2023-05-2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C20教育联盟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汉书·食货志》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罐。”这反映出(       
A.汉初社会经济凋散B.文景之治盛世现象
C.汉武帝时秩序稳定D.推恩令颁布的原因
2023-05-17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考古发现,秦朝陵墓中如青铜马车、真人大小的陶俑与汉初帝王的陪葬品中相比,青铜器都不多见,陶俑的种类种类变成了家禽或家畜,人佣更是缩小到了数寸大小。这反映了汉初(     
A.彻底摈弃秦朝的政治制度B.诸侯王严重威胁中央力量
C.“休养生息”的治国理念D.“光武中兴”的政治局面
2023-05-15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考证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从下图三块汉代瓦当的考证中,我们能够获取的信息是(     

A.西汉手工业非常发达B.小篆文字出现于两汉
C.汉朝大一统局面形成D.丝绸之路的成功开辟
2023-05-14更新 | 13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隋书》记载:“(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

材料三:元代行省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使得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行省这样划分就使所有山川之险完全消解。因此元代行省幅员虽广,分权虽大,但是缺乏实行割据的地理基础,也就不容易产生分裂局面。

——周振鹤: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历史上行政区划的两大原则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朝到汉初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三,指出元朝行省制度在地域划分上的特点,并概括其积极作用。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2023-04-26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汉文帝时大臣晁错认为:“方今之务,莫若便民务农而已矣。”贾谊认为:“今驱民而归之农,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人,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两者共同强调(       
A.重视农业B.抑制商业C.休养生息D.轻徭薄赋
2023-04-2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汉书》载,高祖诏令规定:战争期间流亡山泽不著户籍的人口.各归原籍“复故爵田宅”。这反映出汉高祖奉行(     
A.休养生息B.强干弱枝C.重文轻武D.罢黜百家
2023-04-23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汉高祖刘邦“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文帝时多次下诏减“田租之半”或“租税之半”;景帝时甚至将田租定为“三十税一”。这些举措体现了(     
A.以农为本的民本思想B.抑制诸侯的集权思想
C.汉朝鼎盛时期的繁荣D.增加国库收入的措施
2023-04-1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备战中考适应性考试模拟(六)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